红色镇馆之宝北疃烈士陵园冀中平原小村

北京主治皮炎医院 http://m.39.net/pf/a_9052592.html
01:10

寻访小分队:记者张天虎赵绅光

风雨沧桑,岁月峥嵘。近百年来,在河北定州的土地上,留下了老一辈革命家们英勇奋斗的足迹,更有红色革命文化深植其中。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长城新媒体记者来到位于定州市西城乡的北疃烈士陵园,追寻血脉传承的红色基因。

北疃烈士陵园是为了纪念年5月27日北疃惨案死难烈士修建的,设有石牌坊、纪念亭、纪念塔各一座,以及六座陵墓和一个展厅,建筑面积平方米。年被河北省政府定为省级文物旅游保护单位,是全市人民缅怀英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土枪、铁锹、冲锋号

自制的土枪、战斗的冲锋号、挖地道的铁锹……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将人们的思绪又拉回到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自制的土枪、战斗的冲锋号、挖地道的铁锹。定州市西城乡人民政府供图

年9月,侵华日军占领定县(今河北定州),为适应抗日斗争需要,定县分为定南和定北两个县进行抗日斗争,唐河以南、京广铁路以东为定南县。

“抗日战争期间,北疃村是冀中平原上的抗日根据地之一。”西城乡宣传委员安双双说,“北疃村三面环水,易于隐蔽、易守难攻,定南县委、县直机关、县大队经常驻扎在这里,领导全县人民进行抗日斗争。”

年5月,中共定南县委建立后,宣传抗日救国,开展群众运动,发展党的组织,创建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政权,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不断打击敌伪,袭扰县城,成绩显著。年,定南县被中共冀中区委和冀中行署授予“抗日模范县”光荣称号,并在全区开展“冀中抗战学定南”活动。

北疃人民在县委和区、村党组织的领导下,男女老少齐动员,开挖了连村地道,东通解家庄、西城和赵庄,南连南疃、东湖村,形成地下交通网。北疃民兵英勇善战,配合八路军17团、18团和县大队,不断出击敌人。

年,中共定南县委从李亲顾转移到北疃村,领导党政军民,灵活制约,巧妙周旋,凭借村中地道,与敌展开地道战,给日伪军以沉重的打击。北疃村成了抗日中心。

血肉井

“血肉井”位于北疃烈士陵园西侧,井深8米,南部留有气眼,是北疃地道网的一个出入口,真实记录着日军惨无人道的暴行。

“这原本是一口水井,北疃阻击战时,井里面都是死难者的尸体。”北疃阻击战幸存者李欣友站在“血肉井”边上沉重地说。

血肉井。记者赵绅光摄

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阶段。侵华日军推行治安强化,进行“铁壁合围、拉网扫荡”“纵横张网、对角清剿、反复合击”和“长途奔袭”。北疃村就成了敌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成为敌人在这一带进行“强化治安”的一大障碍。

5月26日,定南县委书记赵铁夫获悉日寇将在27日派重兵袭击北疃村后,立即提出“坚决保卫北疃”的口号。经商议,决定利用北疃村的防御工事和地道,组织县大队和民兵阻击前来围剿的日军,抵御来犯之敌,并制定了村落战、地道战、巷战等军事部署。

27日拂晓,余名日伪军从村东北口、东南口和东面三路夹攻北疃村。抗日军民英勇顽强,打退敌人七次冲锋,消灭来犯日军近千人,战斗异常惨烈。

随着南疃、北疃结合部被攻破,军民撤入地道,展开地道战。然而,日军发现地道口后,向地道内施放毒气,避难于地道内的军民,大部分中毒殒命,无法忍受毒气效果的人们在冲出地道口之后被刺刀刺死或者被开枪打死,制造了骇人听闻、震惊华北的“北疃惨案”。

残忍的日军还将近百名遗体投到井中,在井上堆放干柴草,点燃起大火把人都烧焦,水井变成了“血肉井”。

火光冲天,硝烟蔽日,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无辜百姓惨遭屠戮。八百具死者遗尸横卧在被鲜血染红的黄土地上,一千余屈死的冤魂在向人们诉说着日本野兽的罪行。

烈士碑

陵园的中心位置坐落着高8米,宽3.9米的方形侧亭,亭上方横批“永垂不朽”,亭中央矗立着一座殉难烈士碑,碑上铭刻着北疃5·27惨案中36位烈士、名死难者的名字。

在青翠的柏树下,死难者长眠在墓地,陪伴着生养他们的家乡故土,向人们诉说着异邦侵略者凌辱屠戮中国人民的罪行。

“这是我爷爷,这是我爸爸……我一家八口人,六口人死在那场战斗中。”用手一一指着烈士碑上家人的名字,北疃惨案幸存者李欣友难掩内心的悲痛。

李欣友指着烈士碑上家人的名字。记者赵绅光摄

追忆往昔,李欣友深感今天的胜利和幸福来之不易。他时常跟后人讲述那段历史,告诫他们以史为鉴,奋发前行。

殉难烈士碑。记者赵绅光摄

时间虽然一天天过去,但血淋淋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

激活红色资源打造红色之乡

北疃阻击战孕育了西城乡人民坚韧不拔、英勇顽强的文化底蕴。当年先辈们誓死保卫的土地,如今安乐富足,处处生机勃勃。

航拍下的西城乡。定州市西城乡人民政府供图

“今年,我乡依托北疃烈士陵园、北疃南疃红色文化村、英雄景观大道、大定名人村等一批红色景点,将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传承与自然景色融合,形成红色文化核心,努力推进‘红色之乡、美丽西城’建设。”西城乡乡长刘朝凯说。

为提升村容村貌,西城乡围绕治污、清废、美化,加大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力度,推进厕所革命,将基础设施、公建配套进一步优化和扩建,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该乡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聚焦重点产业,聚集资源,加快构建了一批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补齐产业短板,驱动产业提质。

以定州市鲜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例,企业通过建立“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成功实现传统企业转型。二期项目投产后,将会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条,为经济增长注入新能量。

历史虽已远去,但我们从未忘记。在回首屈辱与苦难的时候,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国家强大才能不受他人之侮。我们应铭记国耻,不懈努力,满怀希望,砥砺前行。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作为红色之乡,西城乡通过深度挖掘红色资源,创新党史教育方式,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赓续不断。在传承红色文化中,凝聚乡村振兴发展的磅礴力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nwwh.com/yzyy/135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