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2017陈绍良治疗肺动脉高压
巴塞罗那当地时间8月27日上午8点半,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与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GW-ICC)共同举办的联合论坛,南京医科医院陈绍良教授发表了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的主题演讲(图1)。
图1.陈绍良教授在ESC年会现场。
肺动脉高压(PAH)作为一种难治性疾病,长期以来属于世界性难题。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法从单药治疗甚至多联靶向药物治疗中获益,不仅死亡率极高,而且药物治疗的费用惊人。近年来,随着对心功能不全继发PH的认识深入,寻找更加积极有效的非药物治疗迫在眉睫。陈绍良教授团队创新的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改变了这一局面。
在本次ESC-GWICC联合论坛上,陈绍良教授以PADN为主题,分享了其团队从动物实验入手,验证PADN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直至开展临床研究的发展历程(图2)。
图2.陈绍良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从理论基础到动物实验
陈绍良教授首先介绍了PAH的解剖影像和病理特征。从形态学上看,PAH近端肺动脉极度扩张,而远端血管床则表现出平滑肌增生、血管收缩及原位血栓形成;病理学染色可见远端肺动脉平滑肌层增厚、内膜增生(图3)。
图3.PAH的形态学和病理学特征。MPA:肺动脉主干;LPA:左肺动脉,RPA:右肺动脉。
Juratsch教授年在CHEST杂志上发表了关于外科肺动脉去神经术治疗急性PH模型动物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受此启发,陈绍良教授团队开展了肺动脉分段及堵塞肺动脉不同节段的动物实验,对比球囊堵塞叶间动脉和堵塞肺动脉基底段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在肺动脉主干到分叉交界处消融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发现,PADN能消除堵塞叶间动脉造成的急性PH。这一研究结果年发表在Eurointervention杂志。年AlexRothman等发表在Circulation:CardiovascularInterventions上的研究进一步重复和证实了陈绍良教授团队的发现。
精确定位是PADN术成功关键
随后,陈绍良教授指出了肺动脉交感神经的解剖位置及其与肺动脉内膜间的最短距离,分享了个人关于PADN定位靶点的技术操作要点(图4),以及术后评估手术效果的方法。动物实验的成功并没有让陈绍良教授满足,其团队进一步加快了PADN装置的研制及成果转化。
图4.PADN定位靶点:3个关键点。
陈绍良教授团队正在进行一项应用PADN治疗左心衰导致PH的临床研究,将于年第一季度完成患者入选。此外,他们还将在年开展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PADN-PAH),探讨PADN对PAH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功能改善的效果。期待这项中国原创技术不断得到临床验证,造福更广大患者人群。
专家简介
陈绍良,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心脏病学院院士(FACC)、美国心血管造影与介入协会委员(FSCAI)、美国造影协会委员(FAS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委、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擅长心血管疾病尤其是骨髓干细胞心肌内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冠心病、肥厚性心肌病、大血管疾病及先心病的介入治疗。
心在线专业平台专家打造
编辑王雪萍丨美编柴明霞丨制版崔凤娟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北京市治疗白癜风治疗皮肤病最专业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