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病例高血压病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

作者:杨娅,王佳洁

单位:首都医科医院(王佳洁:联合培养研究生)

患者,男性,55岁。

头晕、头疼16年,阵发性胸闷、心慌2周。

16年前(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疼等症状,无心慌、胸闷及腿软乏力。当时于外院就诊:血压/90mmHg。服用寿比山等降压药,测血压-/70-80mmHg,头晕、头痛等症状缓解。年因无自觉不适,自行停服降压药,之后未测血压。1周前开始出现阵发性胸闷、心慌,饱餐或爬4层楼后明显。就诊于我院:血压/mmHg。服用降压药后测血压-/60-80mmHg,心慌、胸闷等症状缓解。

身高cm,体重70kg,体重指数25kg/㎡,腹围90cm。血压/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8次/分,律齐,心音可,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左室壁对称性增厚,室间隔厚度12.8mm,左室后壁厚度12mm;(图1,图2,图3)

左房稍大,其余心腔大小基本正常(左室舒末内径53mm,LA41mm);

心功能测量:EF63%,FS38%;

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60cm/s,A波48cm/s,E/A=1.25;(图4)

CDFI:主动脉瓣舒张期见少量反流信号。(图5)

图1高血压病:左室长轴切面显示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呈对称性增厚

图2高血压病:左室短轴切面显示左室壁向心性肥厚

图3(动态)高血压病:左室短轴切面显示左室壁向心性肥厚

图4高血压病: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A1

图5高血压病:主动脉返流

问题1:患者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A1,舒张功能正常吗?

解答:从图像看,患者左室壁明显增厚,已有明显的结构改变。单纯从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A比值不能判断舒张功能是否受损。需要进一步通过组织多普勒评估。

进一步检查二尖瓣环前叶瓣环组织多普勒,显示e’3.8cm/s,a’4.3cm/s,e’/a’<1,E/e’=15.8。(图6)

图6高血压病:二尖瓣环的组织多普勒频谱e’/a’1(假性充盈正常)

问题2:患者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A1,E/e’=15.8,舒张功能正常吗?

解答:舒张功能减低,II级。

该患者尽管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A1,已伴有左室壁增厚,可能存在假性正常化。需要结合二尖瓣环还组织多普勒进一步评估。通过组织多普勒测量,E/e’≥15,提示左心室充盈压升高,存在舒张功能减低。

超声心动图提示:

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对称性增厚

主动脉瓣返流(轻度)

左室舒张功能减低(II级)

高血压病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导致的心脏改变主要为室壁增厚和功能异常。鉴别时主要与导致左室壁增厚的疾病相鉴别。

肥厚型心肌病:左室壁肥厚更明显,室壁厚度多大于15cm,且多为非对称性;也可呈对称性。其心肌回声不正常,心肌回声呈斑点增强且不均匀,应与之鉴别。

左室流出系统狭窄:亦可导致左室壁增厚,需要仔细探查流出系统,寻找病因。

左室肥厚;主动脉返流(轻度);左室舒张功能减低(II级)

(结合临床考虑为高血压病心脏改变)

本例患者高血压病史明确,血压未能很好控制。超声心动图表现典型,包括左室壁肥厚和舒张功能减低。

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价是本病例的重点。患者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A,E/A比值为1.25,不能简单地认为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结合左室壁肥厚和左房扩大,应考虑存在舒张功能异常。进一步探测二尖瓣环前叶瓣环组织多普勒e’/a’<1,计算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与二尖瓣环前叶瓣环组织多普勒e’的比值E/e’为15.8,≥15,提示左心室充盈压升高,存在舒张功能减低。如单纯通过E/e’比值看,≥15应该是舒张功异常III级。但此患者收缩功能正常,E/e’略大于15,综合分析考虑为舒张功异常II级(假性充盈正常)。

详细的判断应根据指南更多的参数如DT、LA容积、肺静脉Ar,Valsalva实验等分析。

左室舒张功能异常分级

通常我们见到较多的是收缩功能障碍的心力衰竭,但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有相当一部分心力衰竭患者属于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心力衰竭,亦称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heartfailure,DHF)。作为一种进行性疾病,从无症状到出现临床症状需历经长达十余年的心力衰竭事件链。早期识别心力衰竭危险人群,给予临床评估、药物干预,可减缓或中止心力衰竭进程,降低致残率及致死率。一项大型的流行病学研究报道,舒张功能异常的划分方案是预测全因死亡率的重要指标。舒张功能异常的分级方案为轻度或I级(松弛受损型)、中度或者II级(假性正常化)、重度(限制性充盈)或III级。超声心动图可以根据二尖瓣口血流频谱、组织多普勒等参数将舒张功能异常分为以下3级。

轻度舒张功能异常(I级)患者,其二尖瓣E/A比值0.8,DT时间ms,IVRT≥ms,肺静脉血流频谱表现为收缩峰为主(SD)、瓣环e′8cm/s、E/e′比值8(室间隔和侧壁)。采用负荷试验能够检出此类患者舒张功能储备降低。血容量减少的正常人可出现二尖瓣血流E/A比值减低而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速度正常,因此E/A比值0.8这一指标并不能普遍用于舒张功能异常的判断。多数情况下,除非存在严重的心肌松弛性异常,如长期高血压或肥厚型心肌病,否则E/A比值0.8时,平均LA压力一般不增高。

在中度(II级)舒张功能异常的患者中,二尖瓣口E/A比值介于0.8~1.5之间(假性正常化),Valsava动作时E/A比值降低≥50%,E/e′比值介于9~12之间,并且e′速度8cm/s。其他的支持参数包括Ar30cm/s以及S/D比值1。某些中度舒张功能异常的患者仅有LV舒张末期压力升高(即LA平均压正常),可通过Ar-A持续时间≥30ms来识别。中度(2级)舒张功能异常表明心肌松弛性受损合并LV充盈压轻度-中度升高。

重度舒张功能异常(III级)时,LV充盈受限,表现为E/A比值2、DT时间ms,IVRT≤60ms、收缩期充盈分数≤40%、二尖瓣血流A波时间短于Ar间期、平均E/e′比值13(或者室间隔E/e′比值15以及侧壁E/e′比值12)。治疗有效的患者其LV限制性充盈可以恢复到松弛异常的状态(IIIa级),治疗无效的患者则仍然维持在限制性充盈的状态(IIIb级)。后者为一种不良征兆,往往预示着心脏发病和死亡的高风险性。然而,IIIb舒张功能异常的诊断不能仅凭一次检查,而应在最佳治疗方案后依据一系列的检查做出结论。2级和3级舒张功能异常患者LA容积增加,而1级舒张功能异常以及亚临床病变患者的LA容积通常在正常范围。

值得提及的是,即使在无症状患者中,1级舒张功能异常患者的3~5年死亡率比舒张功能正常者高5倍。评价舒张功能时应考虑患者的年龄和心率因素(心率加快时,二尖瓣E峰、E/A比值以及瓣环e′减低)。对无心脏病病史的老年人,诊断1级舒张功能异常时尤应谨慎。因为多数60岁以上无心脏病病史的人群也可出现E/A比值1和DTms,因此在没有其他心血管病变征象(如LV肥厚)的情况下,这类测值在这一年龄组中可视为正常。

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关闭不全强调血压的控制。血压高时心脏的后负荷增加,在主动脉关闭不全的情况下,血压的升高会使主动脉反流的血液增加,加重主动脉关闭不全程度,使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如果情况进一步恶化,将会发生左室肥厚和扩大,甚至是左心衰。

本例患者高血压病史明确,血压未能很好控制。超声心动图表现典型,包括左室壁肥厚和舒张功能减低。

本病例的重要启示是重视高血压患者舒张功能的评估。不能减低根据二尖瓣口血流频谱的E/A比值来判断,尤其是已有左室壁的肥厚患者,舒张功能多减低,应结合心脏的解剖结构的变化、二尖瓣口血流频谱、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肺静脉血流频谱的多项参数综合评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病人群越来越多。高血压是世界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需评价左心室壁厚度、运动幅度、左心室重构状况及功能。临床表现有变化或需要指导药物治疗时,评价并随访左心室大小和功能。心电图或其他检查已发现左心室壁肥厚,需进行病因鉴别。无症状高血压病人的左心室大小和功能的长期随访观察。

内容转载自







































白癜风是怎样引起的
昆明白癜风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znwwh.com/hbwh/123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