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抽动症有奇效,还不复发也能强健身
孩子患上了抽动症,很多家长都会陷入两难的境地。
一方面是不得不干预的抽动症,一方面是西药治疗确实能明显改善抽动症,但副作用我们当父母的看了担心。
而这样两难的情况让治疗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吃西药→改善→自行停药→症状复发→剂量加重→改善→停药→症状加重→不得不换药...到最后无药可吃。
有的孩子治疗了13年、18年,依旧没有改善。而随着并发症的侵袭,如情绪障碍、睡眠障碍、强迫症、自残等,会让孩子和家人备受煎熬。
看到这里,很多家长也不禁忧虑,面对越来越高发的抽动症,难道就束手无策了吗?
我院孟青主任介绍:
儿童抽动障碍作为疑难性疾病,稍有不慎,确实会存在家长反映的恶性循环。
如何让孩子更好的康复,我院采用“医教一体·多学科康复诊疗”模式,并在治疗中,充分发挥中医治疗的优势。
下面我们就来分享一下我院中医治疗抽动症的方法。
中医认为抽动症的发病原因
中医认为抽动症的病因,主要有几个方面,影响了身体的内在平衡:
??精神受到刺激,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理压力大,情绪不佳,情绪难以控制,孩子会出现频繁眨眼,摇头晃脑,张口撅嘴等症状;
??受到外部细菌侵入,比如过敏性疾病,引发了抽动症;
??饮食不规律、生活中吃得不好、营养不均衡,身体营养不充分,导致脾胃受损虚弱、身体差,“病毒”在体内淤积,引发抽动症;
??肝脏疏泄功能出现异常,心烦气躁、易怒、记忆力下降、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口干舌燥,舌头红...
中医治疗原则
中医按整体观及辩证论原则,根据阴阳五行,脾胃、五脏六腑情况,舌诊,脉象等问诊情况,判断孩子抽动症的病因,以及身体哪里出了问,制定治疗方案。
△我院中医科作为重点科室建设,人才济济,体系完善,上图为国家级名老中医、北京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徐荣谦(左二)、南京中医药大学韩新民教授(左三)参观我院中医科。
针对个体差异灵活治疗,有目的地选择中药汤剂、中成药、针灸、推拿、中药穴位贴敷、耳穴、经络疗法等多种综合方法,在控制症状的同时,改善孩子的体质,协调全身阴阳,调整脏腑功能,祛除病因。
同时,在治疗过程当中,根据病情变化随变化随时调整药物,症状控制后可用扶正因本法(提高身体本身的抵抗能力),以巩固疗效,减少复发。
中医治疗抽动症方法分享
分享2个中药方剂
滑动查看
案1于东,男,9岁,因“反复抽动1年多”就诊,孩子1年前出现反复抽动,现在表现为抽肚子、吸鼻子明显,脾气暴躁,出汗较多,身体消瘦,消化不良。
孩子排泄没有问题,夜晚可以入睡。舌头颜色淡红,舌苔白厚。
诊断:抽动症(脾虚肝亢,风痰扰动),治以:健脾平肝,祛风化痰。
药用:太子参15g,郁金10g,茯苓15g,白术10g,白芍15g,龙骨(先煎)15g,钩藤(后下)10g,枣仁10g,辛夷花10g,僵蚕8g,桔梗5g,甘草5g,木瓜12g,共7剂。
案2徐文,男,8岁,四肢抽动2年,近2个月加重。
孩子6岁时,出现不自主眨眼,后面又发展为四肢不自主抽动,伴嘴角抽动、咬牙、扭颈等动作,交替出现。
近2个月来,四肢抽动频繁,在外院一直服硫必利、妥必治等治疗,疗效欠佳,现并觉喉中有痰,睡眠欠佳,夜间磨牙,胃部消化功能一般,排泄没有妨碍。
孩子身体检查没有明显异常。舌头尖、红,舌苔白。
诊断:抽动症(风痰上扰,兼心经有热),治以:祛风化痰,养阴止痉。
药用:生地12g,白芍15g,葛根10g,蒺藜10g,僵蚕8g,天麻5g,珍珠母20g,甘草5g,合欢皮10g,木瓜12g,法半夏6g,辛荑花6g,首乌藤15g,共7剂。
△每个孩子情况不一样,用什么中药方,需要中医老师面诊后,才能开出针对性的治疗药方。
中医其他治疗方法
中医推拿中医推拿强调“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理气血,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有的抽动症患儿肌肉抽动过于频繁,造成肌肉疲劳、气血运行不畅。
对患儿进行辨证推拿,一方面可以改善患儿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的紧张,另一方面可以调整孩子的脏腑功能,扶正祛邪。
早上,经过中医科治疗师帮助抽动小朋友进行中医推拿后症状明显好转。
下午,为了缓解患小朋友的紧张情绪,中医治疗师又再次免费为小朋友进行推拿。
中医针灸针灸分为体针、耳针、头针。
所常用的一些穴位(如百会穴、耳穴皮质下、脾俞穴、脾穴、肺穴、肾俞穴等),主要是用来刺激脾、肾、肝,使患儿的脏腑功能更加完善。比较适合大一点的孩子。
穴位随症加减,孩子不同的情况,各有所侧重。如:孩子脾气暴躁、大喊大叫,会适当的增加一些穴位,如太阳穴、内关穴。
上面是我们的中医医生给抽动症孩子做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小儿抽动症,主要通过疏肝理气,平肝熄风,宁心安神来达到标本兼治。对不配合的孩子可采用耳穴压豆、中药穴位贴敷达到效果,作用持久、安全。
中药穴位贴主要是运用中医定向药透仪,通过透皮促进药物吸收,并刺激患儿的穴位,使孩子的症状得到减轻。
中医辨证治疗相对西医柔和,不管从短期,还是长远来说,疗效和用药安全性方面都体现出越来越显著的优势。
同时,再配合“医教一体·多学科康复”,中西医优势互补,并做好孩子心理疏导以及生活环境改善,疗效更好。
孟青主任介绍说:
抽动症是身心的疾病,孩子大多敏感、易焦虑紧张、心理压力、情绪波动性大,所以我们在治疗的同时,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