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天津医大二院肿瘤科王海涛团队
日前,医院肿瘤科王海涛教授所带领的团队,完成了世界首例3D打印共面一次性使用模板联合机械臂辅助技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手术在我国著名放射性粒子治疗专家柴树德教授指导下,由肿瘤科霍彬主治医师等操作完成。
术前讨论
此例患者为肾癌转移瘤放疗后复发,失去外科手术机会,术前经过我院多学科MDT(多学科会诊)讨论,制定全程精准治疗方案,行全身靶向治疗联合局部放射性粒子植入微创治疗。
术前TPS(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计划
3D打印共面模板术前三维TPS计划
目前,国内对于肝、肺等呼吸动度影响较大的运动器官,仍推荐采用共面模板。传统模板往往长期使用,容易形变,穿刺行程较长时,有可能出现位置偏移,影响粒子植入精准度。同时,由于反复消毒使用,易发生交叉感染。而此次我院率先开展的3D打印共面一次性使用模板较之传统模板,增加了厚度,使穿刺针在模板中行程加长,减少了组织内的偏移,从而增加了穿刺精度,使粒子排布更加精准。模板为一次性使用,节省了材料费用,且对于避免交叉感染也前进了一大步,将逐步取代传统重复使用的机械加工模板。同时,本次粒子植入术还采用了目前国内多项创新性专利技术,包括CT平面床板联合负压真空袋人体固定技术,三轴直角坐标定位技术,多自由度机械臂技术,数字化倾角导航技术,粒子专用骨钻打孔技术,术中实时剂量优化技术,其中多项为我院专家国内首创。
3D打印共面一次性使用模板联合机械臂辅助技术
术中调试3D打印共面模板
术中使用粒子专用骨钻打孔技术
在我院放疗科、核医学科通力协作下,此次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手术过程精准实现了术前TPS(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计划要求,术后TPS质量验证结果满意。既节省了粒子用量,又减少了术后中晚期并发症。此项技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粒子植入治疗精度、效率,为3D打印技术及机器人辅助技术在粒子植入治疗领域今后的广泛使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术中3D打印共面模板引导穿刺
术后TPS质量验证剂量线
术后TPS质量验证
据悉,3D打印共面一次性使用模板联合机械臂辅助技术进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在国际上尚属首例。3D打印共面一次性使用模板技术及机械臂辅助技术由我院肿瘤科与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北医三院、唐山同仁和微创设备公司联合开发完成,标志着我院以实际行动对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并在“十三五”元年将科研院所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本次手术的成功开展,体现了天津医大二院多学科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标志着我院放射性粒子精准治疗技术再次跃升至国际领先水平。
3D打印共面模板术前TPS计划DVH图
3D打印共面模板术后TPS质量验证DVH图
感觉不错,欢迎在底部点赞和留言↓↓
来源︱肿瘤科
编辑︱党办杨洪雨
白癜风有哪些治疗方法哪个医院看白癜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