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VR剑指中危主动脉瓣狭窄

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会今日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上发布了首项最新揭晓研究——PARTNER2。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这项研究旨在回答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在中危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的应用问题。该研究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CraigR.Smith报告了研究主要结果,相关论文同步发表在最新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年,PARTNER研究证实,在手术高危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TAVR与外科主动脉瓣膜置换术(SAVR)同样有效。随着新型装置的研发以及手术经验的积累,心血管医生开始倾向于将TAVR应用于更多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PARTNER2研究便是首个将TAVR的触角伸向中危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大型随机对照试验。PARTNER2研究纳入名中危主动脉瓣狭窄患者(4%≤STS≤8%),以1:1比例随机分为TAVR组和SAVR组。TAVR组采用Edwards公司的第二代瓣膜SAPIENXT,其中,76.3%的患者为经股动脉途径TAVR,其余为经心尖途径TAVR。研究对所有患者至少随访2年。主要终点是全因死亡和致残性脑卒中的复合终点。意向性分析为主要分析,同时拟进行依从性分析和经股动脉途径亚组分析。试验为非劣效性设计,意图证明在中危患者中,TAVR不劣于SAVR。

PARTNER2研究设计

结果显示,TAVR和SAVR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患者匹配良好。随访至两年时,Kaplan-Meier曲线显示TAVR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为19.3%,SAVR组重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为21.1%(HR=0.89,P=0.25)。非劣性分析表明,TAVR组事件发生率与SAVR组相似(P=0.)。在经股动脉途径亚组分析中,TAVR组的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SAVR组(16.8%vs20.4%,OR=0.79,P=0.05)。其他亚组分析(如年龄、性别、体重指数、STS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二尖瓣反流、CABG、外周血管疾病和5米步行试验)均无显著异质性。

TAVR与SAVR终点事件的意向性分析

经股动脉途径亚组意向性分析

在手术特征方面,TAVR组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和中位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SAVR组,超声主动脉瓣口面积明显大于SAVR组。在手术并发症方面,TAVR组的急性肾衰、严重出血和新发房颤发生率明显低于SAVR组,但严重血管并发症和主动脉瓣周漏发生率高于SAVR组。临床意义

PARTNER2研究结果支持将TAVR作为中危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可选治疗方式,而经股动脉途径TAVR可能优于SAVR。但是,经导管人工瓣膜的长期持久性仍有待检验,将TAVR推广至低危患者也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心在线专业平台专家打造特约记者常三帅┆编辑刘屹美编柴明霞┆制版张一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脸部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治疗脸部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nwwh.com/yshl/61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