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构青年俱乐部系列病例90岁高龄

"心在线"与"中国结构青年俱乐部"独家合作,推出"中国结构青年俱乐部系列病例"。该俱乐部由中医院、医院、浙江大医院等医院致力于推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发展的青年医师组成,定期展开病例讨论,交流临床心得。"心在线"开辟专栏,精选部分病例做深度报道。本次病例由中医院吴永健教授和宋光远教授提供。

患者术后与医护人员合影

1.病例简介

90岁,女性。入院诊断"严重呼吸短促和心绞痛"。心功能NYHAIII~IV级,STS评分预测心脏手术风险值为26.2%。既往病史:高血压,利尿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肾病(CKD),醛固酮拮抗剂治疗;抗贫血、抗栓治疗。

2.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肌酐.6μmol/L,血红蛋白89g/L,血小板计数×/L,NT-proBNPpg/ml。

经胸超声心动图:主动脉瓣瓣口面积(AVA)0.45cm2,峰值速度5.3m/s;AVA指数0.3,环直径20mm;最大跨膜压差79mmHg,射血分数55%;LVEDVmm,LVEDD47mm。病史和辅助检查提示严重主动脉瓣钙化、严重主动脉瓣狭窄、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图1、图2)。

图1

图2

冠脉造影:如图3所示。

图3

多层螺旋CT(MDCT)检查:

主动脉瓣环19.8mm×25.8mm,周长74.7mm,面积.3mm2(图4);

图4

接合处距离21.6mm×20.5mm×19.8mm(图5);

图5

其他MDCT检查(图6、图7)。

图6

图7

CTA造影检查:如图8所示。

图8

3.术前方案选择讨论

考虑瓣环直径19.8mm×25.8mm,THV瓣膜大小24mm,最小的血管直径6.1mm,故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BAV)选择经右侧股动脉12F20mm球囊扩张。

4.BAV及术后30天

采用20mm×40mm球囊扩张(图9)。

图9:球囊扩张造影

患者BAV术后30天表现:严重的呼吸短促和心绞痛,心功能NYHAIII~IV级,STS评分预测心脏手术风险值为21.8%。实验室检查:肌酐.4μmol/L,血红蛋白76g/L,血小板计数×/L,NT-proBNP.0pg/ml。

超声心动图:AVA0.52cm2,峰值速度5.1m/s;AVA指数0.33,瓣环直径20mm;最大跨膜压差68mmHg,射血分数53%;LVEDV97ml,LVEDD49mm。提示:严重的主动脉瓣钙化和主动脉瓣狭窄、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

5.TAVR及术后30天

微穿刺24mm(图10)。

图10

MicroPort24mm瓣膜定位瓣膜释放后(图11)。

图11

左侧髂总动脉血管并发症(图12)。

图12

球囊扩张术(图13)。

图13

经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后,患者下肢血流恢复(图14)。

图14

TAVR术后30天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如下:AVA1.7cm2,峰值速度1.6m/s;AVA指数1.08;最大跨膜压差6mmHg,射血分数52%;LVEDV89mm,LVEDD50mm。结果提示TAVR瓣膜运行良好,微量瓣周漏,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

6.讨论

围绕本病例TAVR适应证、球囊扩张治疗,以及高龄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中国结构青年俱乐部的各位专家展开了热烈讨论。

宋光远教授(医院):对于高龄虚弱的患者,尤其是低流速低压差的患者,直接TAVR还是BAV过渡更好?

潘文志教授(医院):直接TAVR更安全,球囊扩张具有一定危险性,且球囊扩张和瓣膜置换仅一步之遥,操作上已经很接近。同时,瓣膜置换对病情的改善更明显,术后恢复更快,而球囊扩张效果有限,可能更适于无瓣膜的情况。以前碰到不能做CT的患者,有过先做BAV,再做CT,后进行TAVR的想法。但现在认为,也可以直接根据超声检查判断是否可以不做CT,直接行TAVR。

宋光远教授(医院):有专家认为直接TAVR意味着完全的病理生理学改变,高龄虚弱的患者可能难以完全适应,尤其是术后管理万一不到位,会造成严重后果。

谭冠旭医生(医院):如果家属愿意,患者预期寿命长于1年,直接行TAVR会更好。如果不进行TAVR,就不要做任何处理,药物治疗即可。我们这边BVA不多,如果要处理就直接TAVR,毕竟BVA有一定风险,前半步骤都已经做好,就差TAVR。

周政医生(医院):在没有瓣膜的情况下,部分患者在等待TAVR的过程中死亡,尤其是这类高龄、合并症多的高危患者,终末期对药物反应也不好。因此,对这类患者行BAV过渡能带来一线希望。

潘文志教授(医院):有篇文献很有意思,分析了STS评分与围术期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发现STS评分与围术期死亡率相关性不是特别强。STS评分>12分,围术期死亡率为2%;STS评分4分,死亡率>1%。结论是,TAVR围术期死亡率与STS评分关系不大,与患者解剖结构、是否容易操作更具相关性。当然,对于STS评分极高的患者,TAVR死亡率肯定增加,但与STS评分不是直线相关。

牛冠男医生(医院):射血分数降低的高龄虚弱患者,很可能无法耐受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是否应该先行BAV过渡?

潘文志教授(医院):低流量、低压差、低射血分数的患者,就怕术中循环崩溃、心跳骤停。有可能球囊一扩张,患者就心跳骤停。我觉得先放瓣膜,再心肺复苏,反而可能更安全。除非患者解剖结构不太合适,TAVR风险高,可以考虑球囊扩张过渡。本例患者的挑战可能在于围术期的管理以及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宋光远教授(医院):此类患者球囊扩张要讲究策略,一般在CT或超声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球囊进行BAV,球囊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同时,血流动力学适度改善,可以让老年人有逐渐适应的过程,故如果使用合适的BAV过渡(如11F鞘管),结果可能更好。另外,老年患者的并发症难以预料,围术期管理和准备合适的TAVR瓣膜很重要,但这需要临床证据的支持。

牛冠男医生(医院):我们其实也担心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崩溃,故会选择偏小的球囊,让患者有适应的过程。对于术前拟行BAV的患者,会参考患者CT结构和瓣口面积共同决定,尤其是去年国内没有瓣膜可用的时候,选择上应更小心一些,若一旦出现瓣膜损伤、反流的情况,将难以处理。

潘文志教授(医院):我们的策略更为谨慎,从12mm球囊开始扩张,以2mm为单位逐渐递增,若出现反流增加就不再递增。这一策略偏于保守一些,但确实有出现过用14mm球囊扩张,就出现明显反流的案例。

宋光远教授(医院):国外以球囊扩张瓣膜为主,故很少预扩张,医院时,他们的预扩张比例不超过5%。但在国内如果自膨胀瓣膜不扩张,很可能打不开,而后扩张再进球囊不一定容易通过。之前有研究显示,合理的预扩张出现反流大幅增加的比例为3%左右,因此需要更好地重视预扩张的作用。同时,从12mm球囊开始扩张还是稍保守一些,我们要平衡快速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和大球囊扩张带来的反流。另外,我们没有大样本量病例,而现在的评分都不是针对TAVR,故对预后的预测能力很差。

李捷医生(医院):我也赞成能行TAVR就尽量选择TAVR,只有在病情紧急又无瓣膜可用的情况下采用单纯球囊扩张。但是,也有观察到有些患者18mm球囊预扩后,血流动力学很好,彩超也无反流,这时候停止可能效果也不错,但并未具体实践过。比如,近期我们做的一例二叶瓣重度钙化患者,如果不预扩张,瓣膜根本过不去。此外,如果狭窄伴重度反流,且冠状窦小,有堵塞冠脉的风险,我们也试过不进行预扩张,而直接瓣膜置换,效果也挺好。

潘文志教授(医院):近几年,我们碰到过几例钙化很轻、甚至无钙化的患者,他们做TAVR的风险很大,瓣膜非常容易移位,可能单纯扩张就可以。同时,单纯扩张的疗效,钙化者一般持续半年,非钙化者则更长。

专家简介

宋光远,博士,中医院副教授,年2月至年7月于美国CedarsSinai医学中心博士后学习。擅长处理瓣膜病、冠心病复杂病变的介入诊疗工作,年冠心病介入治疗量大于例,年经导管瓣膜病介入治疗量超过例。主要进行退行性瓣膜病介入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诊疗、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微循环功能评价等系列研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青年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协和青年基金等多项课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结构性心脏病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心血管病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心血管病委员会结构学组秘书,世界中联专业委员会心血管介入协会委员,中国医促会委员。研究成果多次在ESC、CHC和CIT等大会报告,发表SCI以及国内外核心文章10余篇。参与编写、翻译多部书籍,主译《心脏导管手册》。

牛冠男,医学硕士,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访问学者,现就职于中医院,从事心血管病临床工作,参与TAVR、Impella、ELCA等多项新技术的临床研究及应用。目前为医院Corelab核心成员,TAVR术前评估及手术策略制定的主要参与者。

对此病例,如果您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或建议,欢迎在右下角的"写留言"处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期待您的参与!

心在线专业平台专家打造编辑潘欢┆美编柴明霞┆制版田新芳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







































白癜风怎么治疗效果好
北京看白癜风疗效最好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nwwh.com/yshl/66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