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qu
中医中药
也能治疗危重急症
作者赵建成
一般人都认为,西医在治疗急危重症方面是强项,中医只能治疗一些短期内危及不了生命安全的慢性病。所以人们一旦遇到急危重医院就诊,实际上这是大家对中医还不十分了解,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其实,中医中药治疗危重急症也有非常好的疗效,有时甚至比西医见效更迅速。
因为有些病人的抢救时间只有几分钟,医院急诊室也是来不及的,况且,医院也未必能够抢救成功。譬如说青霉素过敏,西医主要采取肌肉注射肾上腺素来抢救,这其实比不上中医针刺内关穴来得快。对突然昏迷者,中医掐人中穴,病人可能会很快清醒过来;患者突然心跳停止,在意识没有完全丧失之前,中医教病人不停地、有节律地用力咳嗽,往往可以恢复心跳;对心绞痛的病人按压背部至阳穴,短期内就能止痛。服用速效救心丸比硝酸甘油片效果更好、更持久稳定;对心肌梗死昏迷者,用至宝丹化水后,棉签蘸之涂舌面,可恢复知觉;对脑中风昏迷病人刺破头皮血管,放血几百毫升后,病人马上就会清醒;急性扁桃体炎喑哑憋气,点刺少商穴放血,5分钟后就会明显见效;急性胃痉挛按压膻中穴马上可以缓解;急性阑尾炎掐按足三里下的阑尾穴能够很快止痛,服用泻热便通中药,一般只需1~3剂即可痊愈;胆结石的病人用拔罐法,不仅马上止痛还能够排出结石;女子崩漏(子宫大出血),用艾灸脚部右侧隐白穴,和左侧大敦穴,血立止;高烧不退用三棱针在十宣穴放血会须臾退去,再服中药可以持久退热;频临死亡的阳气衰微的病人,灌服参附汤,比用西医的强心针和呼吸兴奋剂起死回生者成功率更高。这些都有力的证明,中医对急难重症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
我们经常看到,对急危重症患者,医院首先要诊断清楚,才能进行治疗。譬如说对于突发脑中风的病人,西医首先要做CT检查,确定是脑栓塞还是脑溢血,栓塞只能溶栓、出血必须止血,如果诊断错了就会越治越重。但是这个检查是需要时间的,即便诊断清楚了,治疗的效果有时候并不令人满意。而中医只需辨清证型马上就能进行治疗,费用也便宜许多。
中医有"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指导思想。抢救病人时要争分夺秒、一步到位,用药量一定要充足,才能够很快扭转病人的危重状态。根据病人的症状,抓住主要矛盾,大胆果断的采取对应的措施,是抢救急危重症的基本原则。在治疗过程中,尤其要弄清楚病人的虚实寒热、表里阴阳。如果判断失误,用药就不对路,病人也会越治越严重。
当然,有时候,中医也要适当地参考一点现代医学提供的基础理化检验信息,如血压、体温、心跳、呼吸、血尿常规等,这些对疾病的治疗有指导作用。但是切记,中医不要过于依赖这些检验指标,因为这些从人体内部传递的信息是支离破碎和瞬息万变的,它并不能全面反映体内的动态变化,过多地参考会使中医无所适从,反而干扰了治疗的思路。因此还是要以病人的自我感觉、症状体征、和不断变化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随时调整治疗方案疗效会更好一些。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几个我曾经治疗过的急危重症治疗医案
[病例1]
重度昏迷病人
河北霸州崔XX,女,28岁,年5月14日初诊。当时在医院ICU病房抢救,怀疑病毒感染导致的神经麻痹、呼吸肌麻痹、全身肌肉麻痹。已持续发热昏迷13天,无自主呼吸、血压下降,输各种营养药物、抗生素等都过敏,无奈只能用激素和冰块退热,病人已处于生死一线间。
我当时正在内蒙呼市开会,接到患者父亲的电话,就提前结束会议赶回来。因在ICU病房,已错过探视时间,无法见到病人,只能凭主治医生和家属口诉病情。根据病情,我判断为阳虚发热。这种病一旦出现危象,应果断回阳救逆。我当即开药方,中药汤鼻饲,1天后病人热退,3天后体温恢复正常并苏醒,5天后逐步恢复自主呼吸,撤掉呼吸机。医院康复治疗,至7月19日出院在家疗养,能够独自行走,生活基本自理。
看病原由:因为患者的父亲也是中医方面的专家,但他是主治肝病的,我们经常一起开会,比较熟悉,关系也很好。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我在呼市接到患者电话赶回来时,因见不到病人无法治疗,我曾建议患者转院医院,结果遭到了院方大夫的断然拒绝,无奈之中,便以给病人送人参汤的名义,使患者有机会服上了中药,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病例2]
高热昏迷病人
河北邯郸胡XX,女,28岁,年3月11日初诊。因发烧咳嗽怀疑布氏杆菌病,医院感染科病房住了1个多月,但治疗无效。
无奈,医院找到了我的诊所看病。我见其面色蜡黄无光泽,头发蓬乱、少气无力,一副憔悴的面容。因住院煎服中药不便,让她私下服用大剂量的中成药十全大补丸、附子理中丸和咳喘丸。3月15日,她打来电话说咳嗽减轻了,效果挺明显的。但是西医检查说她有胸水,要给她抽水。我建议她赶快出院,不然病情还会加重。但她和家人都不敢出院。结果3月19日病情突变,出现抽搐、喘促、呼吸困难、意识不清,并开始吸氧。遂转内科重症监护室(MICU)抢救,持续昏迷不醒并上了呼吸机。家属恐慌,再次找到我。医院协商,同意我医院MICU看病人。当时患者面红耳赤、不省人事,我诊断为寒极生热的戴阳证。遂采用大剂量的温阳补气药煎煮鼻饲,3月24日神志逐渐清醒,但仍有发热。3天后完全清醒,有自主呼吸,说话少气无力。西医又怀疑是恶性淋巴瘤或白血病造成的嗜血细胞综合症,需要化疗,家属不同意,希望接着服中药调治。3月29日,病情稳定,转感染科普通病房继续中医药治疗。
看病原由:患者的舅舅和我的朋友瘦金体书法家老赵是同乡,通过这种关系其舅舅找到了我。我那天休息,正在接待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老赵却在电话里说,患者已经找上门了,一定要我给看看。后来,医院昏迷不醒,医院ICU会诊。当时,因我开出的中药方由于量大和有十八反的药,医院的中医大夫不敢誊处方,后来采取巧妙的办法调换了处方才服上了中药,救醒了病人。
几天后,当病人苏醒过来的时候,我正在外地讲座,患者的舅舅抑制不住内心激动的心情,马上打电话说,要乘飞机来看我,我婉拒了他。
[病例3]
胸腔积液
北京樊XX,男,25岁,年2月22日初诊。年1月14日(过农历年时),觉咳喘,走路上不来气,按感冒治疗效果不明显,医院查出有胸腔积水,怀疑是结核性胸膜炎,转医院治疗20多天,抽胸水5次,每次ml,可是抽了还长,胸膜活检也做了两次,查不出原因。最后左胸积水又满了。后来转诊到了我这儿,给予益气温阳、化痰利水的中草药,先后服用多剂,胸水完全吸收,迄今再未复发。
看病原由:患者在河北廊坊工作,他的哥哥在北京植物园曹雪芹纪念馆工作。当时出现胸腔积液后一直采取西医方法治疗,钱没少花,但是病情一直不稳定,反复发作。当时是通过他哥哥的领导李馆长的推荐,最终转到我这里治疗。因为李馆长和她的家人、同事、朋友患病,都是在我这里看好的,包括她家的小狗后来患肾结石也是让我给治疗的,所以对我比较信任。
[病例4]
腹痛
北京东直门中学学生王XX,男,15岁,经常不明原因腹痛,疼痛发作时面色发青、周身汗出、双手捧腹、屈腿弯腰,异常痛苦。医院做B超、CT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诊断为肠痉挛。
给解痉止痛的西药后,可暂时缓解疼痛,但仍然时常发作,影响孩子正常学习和生活,经我诊断为中焦虚寒、气血瘀滞型腹痛,给予大量温中祛寒、解痉止痛的中草药服用,一剂药后患儿自觉腹部温暖,疼痛已减大半。持续服用一周疼痛未再复发。嘱患儿禁食冷饮、避免寒凉预防复发。
[病例5]
剧烈头痛
广东东莞钟XX,男,56岁,年5月11日初诊。
突发性头痛,为感受风寒所致。痛时如劈、不可忍受,伴有头胀、影响睡眠,服阿司匹林和头痛散不能缓解。西医检查未能确诊,打针、输液也不管用。我诊断为肝阳上亢、邪风郁表、不得宣泄所致头痛,给予祛风通经、疏肝抑阳、化瘀止痛的中草药3剂服用。回京后经电话随访,患者头痛已经痊愈,再无发作,自我感觉良好,一再表示感谢。
看病原由:钟XX当时系东莞市委统战部一位领导。头痛如裂,不能自已,服药无效,无医院找他的老下级,该院的党委叶书记想办法治疗,但是用药后仍然不能缓解,正好我到东莞市找叶书记办事,中午大家一起吃饭,叶就把他的领导介绍给我,我当时就开了方子,就在该院药房取了药服用,竟霍然而愈。
[病例6]
高热不退
北京周X,男,28岁,年6月12日诊。患者不明原因高热41℃,神昏谵语,医院急诊病房抢救3天,用冰块物理降温,应用大量抗生素、激素,并鼻饲紫雪丹、安宫牛黄丸后出现短暂性退热,但数小时后高热如前。我给他开了一张大剂量的清热解毒、泻火养阴的中草药方,从半夜开始服用,天亮时,病人泻下如算盘子样大便十数枚,奇臭无比。体温降至39℃,随即病人逐渐清醒,接着服用汤药,发热逐渐消退,3日后体温恢复正常而出院。
看病原由:患者的父亲是著名军旅作家,曾获过矛盾文学奖,有几部小说还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患者曾患脑瘤,术后的后遗症造成了平衡失调行走不便。经过这次精心治疗后,肢体功能恢复到基本正常状态达大半年之久,但是因为手术的"激惹"现象,导致肿瘤再度复发并发细菌病毒感染,出现了高热、神志昏迷,西医抢救无效,只好再次找到我。当时天色已近傍晚,医院药房已下班,就到一家同仁堂连锁店取药。药剂师看了处方后掩口窃笑:"哪个大夫开这么大的药方?"我当时也在场,就说,"我开的!我见过病人,也了解病情,才敢这样开药。"并将底方留到药店做担保,药剂师才同意给药。
[病例7]
消化道大出血
郑州黄委会常XX,男,62岁,患晚期肝硬化多年,年某月,突然排出大量柏油样大便,医院急诊室抢救。
西医诊断是肝硬化、食道下端和胃底静脉破裂出血。采取了紧急地抢救措施、用了各种的止血药、但是仍然没能止住血。最后竟然拉出鲜红色的血便,这说明肠道内在持续出血,并且出血量很多。一般情况下,上消化道出血经过胃酸作用后就会变成黑褐色柏油样,但是如果出血量大时,血液根本来不及和胃酸发生反应就排出来了,就会呈现鲜红色。
当时,由于出血量太多,一昼夜竟输进鲜血达14袋之多,医院已经下了病危通知书,大家都觉得很难救治了。那是我还在郑州,医院找我出诊。我医院,看到病人面色苍白、全无血色、困倦乏力、呼吸微弱、眼睛微闭,一派气血虚脱的现象。就只好"死马当作活马医",用了大量的人参、西洋参、白及煎水,加上三七粉、炒蒲黄、炒花蕊石、云南白药和云南白药保险子(研碎),搅拌成稀糊状,灌了进去,结果只用了3剂药,出血竟然慢慢止住了,病人的病情也逐步稳定了,然后出院回家,慢慢的调理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