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坛国军经典张军长,感念导演当年苦心
在新中国影坛的历史上,若论饰演国军高级将领最为经典、优秀的演员,当项堃莫属。年拍摄的老故事片《南征北战》中的敌张军长一角,可谓是活灵活现、出神入化,绝对的经典形象。许多台词,许多观众至今都还记得。
虽然年该片又进行了重拍,更换了绝大多数演员(仅铁牛饰演的小胖子战士没换),但艺术品位无法与经典的老版相提并论。当时听电影行业内的人说,重拍的原因是老版的解放军帽徽红五星有“八一”字样,与史实不符,当年解放军的帽徽就是红五星。而《平原游击队》重拍,原因是老电影“不宣传毛泽东思想,只宣传李向阳”!
说起项堃,今天才注意到他老人家也是一位一生命运坎坷多变的人,非常不易。年12月出生于山东德县,幼时极为不幸,4、5岁时就失去了父母双亲而成了孤儿,和其舅舅在一起过活。他没有读过小学,但聪明好学,刻苦用功,靠着插班读过一年的中学。后来通过自学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今山东济南师范学校的前身),在这里度过了六年的师范生活。这在当时、当地,也是属于学识渊博、了不起的“高知”了。
毕业后在县立师范讲习所当过教师,因对当时国民党统治下的社会黑暗腐败不满,在《济南日报》副刊《火花》上发表了小说《毕业即失业》一文,被国民党当局以“扰乱社会治安”的罪名逮捕入狱。年,他离开了故乡山东,南下考入国府的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改名为项堃,开始从事艺术,后来又从影,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国营电影制片厂的第一批专业电影演员之一。在上影他还担任过演员组组长和工会主席一职。
年拍摄《南征北战》时,当时的剧组可谓是任务繁重,既要体验生活又要研究把握角色,同时管理好生活起居。饰演女村长赵玉敏的张瑞芳在老百姓家吃住体验生活七八个月,项堃与搭档、饰演敌参谋长的白穆则到山东一处战犯管理所,听这些当年国民党的高官们讲解当年的战事情景,这也是体验生活。同时,为了安全,项堃还要安排剧组里的人,晚上轮班值守剧组所在地村里的一口水井。因为当时社会还不太平,防止国民党特务往水井里投毒搞破坏!而一有时间,项堃就将独自自己关在小屋子里,看剧本研究自己扮演角色,用毛笔蝇头小楷密密麻麻写下心得笔记,没少下功夫!
导演成荫在拍摄《南征北战》的日子里,对项堃也是个考验,因为这个角色迥然不同于他以往塑造的银幕形象,“张军长”一角心理情感变化非常复杂多样,人物刻画细腻。用导演成荫的话说:“项堃年以前是一个形式主义的表演演员,就《南征北战》这一个‘张军长’把他掰回来,成为一个体验派的大演员!”回首这段往事,项堃颇有感触,非常感念导演成荫对他的莫大帮助。他说:“说实话,若是没有年成荫导演给我掰过来,后来的这些年我的表演怕是不成了,不知道还能不演戏!”
中国百年老电影红色革命老电影部经典全集正版DVD高清27碟片淘宝¥49¥购买已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