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厦门好儿郎

他是厦门好儿郎

陈镇和1906年-1941年祖籍福建龙溪,生于印尼,12岁回厦门读书

第1个身份:球星

陈镇和曾是中国队在远东运动会上的夺冠主力,还踢进柏林奥运会

第2个身份:战士

抗战爆发后陈镇和投身空军,保卫南方海岸线,在抗击日寇战役中屡立战功

战场上的陈镇和。本报佘峥通讯员黄晓佳

被中国足球伤透心的人,近年来在上世纪初期找到一些慰籍——当时的10届远东运动会,中国队拿了9届的足球冠军。而这段光辉,与厦门有关。

前晚,厦门2中举行微电影《中华球魂》首映礼,揭露了这段历史——当时中国足球队的主力队员陈镇和是厦门2中前身英华中学的校友,他在英华开始学习足球,最后扬名世界。他作为球队主力参加的第九、10届远东运动会的足球赛,中国队都拿了冠军,1936年,他入选国家队,参加柏林奥运会足球赛。

不过,这部微电影又揭露了被当时媒体称为“一代球王”的他的另一个身份:抗日英雄。“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年,25岁的陈镇和放弃踢球,投身空军,终究牺牲,时年35岁。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的记念墙上,刻着陈镇和等“金陵5烈士”的名字。

这部17分钟的微电影,由厦门第二中学、鼓浪屿街道办事处、厦门银江智慧城市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影片中,陈镇和穿越回到现在的鼓浪屿,遇到了绿茵场上的一群孩子,在他似曾相识的场景中,出现这位“一代球王”、抗日英雄的非凡经历。

前天,《中华球魂》在厦门2中初中部和高中部同时放映,2中校长吴启建说,希望能借助这位2中走出去的英雄,给孩子们做一次最生动的爱国教育。

影片中的角色,基本由厦门2中的学生和校友出演,其中饰演陈镇和的王凌俊毕业于2中足球班,现在北京体育大学就读。吴启建表示,拍摄这部微电影,是为了记念陈镇和校友,铭记他为祖国所做的一切。足球奇才

在鼓浪屿英华学院学会踢足球

跑得快皮肤黑被称为“小黑炭”在场上奔跑飞快,皮肤黝黑的陈镇和被外国球迷称为“黑人”,中国的球迷则称他为“小黑炭”,也有人称他为“猛张飞”

《中华球魂》剧组在鼓浪屿取景拍摄。

陈镇和于1906年出身在印尼,祖籍福建龙溪,12岁时被送回祖国,在鼓浪屿的英华书院读书。英华书院就是厦门2中的前身。

厦门2中校友、厦门文博研究员何丙仲先生考证说,陈镇和在南洋时,离家不远处就有个足球场,他常常到那里去看比赛。回国后,陈镇和意外发现,英华书院已有足球队,是当年国内展开足球运动最早的学校。少年时期的陈镇和,在英华书院打下了扎实的足球基础。

离开鼓浪屿后,陈镇和到南京金陵大学附属中学读书,1926年,考取上海国立暨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加入暨大的足球队。他不仅是学校足球队的顶梁柱,也是上海市队和国家足球队的主力之一。

现在看来,上世纪初期,是中国足球的光辉时期——从1913年至1934年的10届远东运动会,中国队20年间连获9届足球冠军,其中陈镇和参加了第九、第十届。1930年第十届远东运动会,他作为主力成员顽强拼争,终究中国队以5比0大胜日本队,夺得冠军。在场上奔跑飞快,皮肤黝黑的陈镇和被外国球迷称为“黑人”,中国的球迷则称他为“小黑炭”,也有人称他为“猛张飞”。

1936年8月,第11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举行,已是军人的陈镇和入选国足大名单,他的队友包括李惠堂和谭江柏。李惠堂被称“亚洲球王”,听说当时中国有句话流传很广:“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而谭江柏是香港歌星谭咏麟之父。

79年前的这段奥运之旅充满了艰辛。当时的中国政府只能支付路费的4分之3,中国足球队只得提早3个月动身,到东南亚和印度等地一共踢球24场,靠华侨买门票支持才凑足费用,一路“化缘”抵脸上长白癜风达德国。

资料显示,首场比赛,中国队对阵英国队,上半场攻势凌厉,但所进一球因越位被吹掉。由于疲惫和伤病,下半场中国球员体力不支,在最后的10分钟被对方进了两球,终究以0比2告负。中国队虽然战败,但这支队伍的拼搏精神,赢得了当时国外媒体和观众的尊重。

蓝天雄鹰

保卫南方海岸线屡立战功

驾新战机回国时坠机牺牲陈镇和一直有个心白癜风可以治疗吗愿:等抗战成功了就回厦门,到母校走走看看,遗憾的是,他没能等到那一天

事实上,在远赴柏林之前,即“九一八”事变以后的第二年,陈镇和已决然投身空军,进入中央航空学校学习战斗机驾驶。时隔83年,陈镇和母校校长、厦门2中校长吴启建在首映礼上动情地说,试想,当时他已是“一代球王”了,为了祖国,他还是离开了绿茵场。陈镇和当时写过1首小诗,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男儿莫惜少年头,快把钢刀试新仇。杀尽倭奴雪旧耻,誓干扶桑方罢休。”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时,陈镇和已是空军飞行中队长,担负保卫南方海岸线的防空任务,在抗击日寇的战争中屡立战功,还曾因所在中队在广东战区击落日军敌机4架而取得嘉奖。

不过,球迷们其实不了解,到处寻觅陈镇和,当时重庆的《大公报》因此发表一篇报导,告知大家,一代球王现在是保家卫国的飞将军了。文章说,千百万球迷没必要由于失去了眼福而嗟叹。要为这个年轻的球王在天空用生命击球而喝彩!他真的把自己的生命留在天空。

资料记载,当时中国空军飞机很少,作战时使用的主要是一种帆布蒙皮、敞着座舱的双翼飞机,飞起来又慢又笨,火力很弱,比日机差很多,飞行员们把它们叫做“老道格拉斯”“老古董”,陈镇和与战友们都非常希望换新机,好痛痛快快地打敌人。

后来,国民政府终究打算从前苏联手中接收一批新型战机,被派往新疆接收新机的陈镇和兴奋异常。1941年1月,陈镇和等人驾驶着第一批苏联战机从新疆飞回成都基地,在接近兰州战区进入星星峡时,突然遇到漫天风沙,陈镇和担心迷失方向,加大马力紧跟在领队机后面,不幸由于发动机过热引发爆炸,飞机瞬间坠毁在戈壁滩上。不久,他的遗骸被搜索人员发现。他牺牲时年仅35岁。

35岁的陈镇和牺牲前并未成家。资料显示,陈镇和在杭州航校参加中级飞行训练时,不时会收到女粉丝寄来的情书,但他一心扑在战备训练上,没心思斟酌这些儿女情长。

《人民》2008年的一篇报导说,陈镇和一直有个心愿:等抗战成功了就回厦门,到母校走走看看,遗憾的是,他没能等到那一天。

陈镇和殉国后,厦门体育界在当年他读过书、踢过球的英华中学举行了追悼会。相干

厦门2中校友牛

“华侨将军”黄登保也毕业于这里

厦门2中除走出王应睐、顾懋祥等6位院士,殷承宗、陈佐煌等音乐艺术家,抗日英雄陈镇和,还走出了一名将军。

“华侨将军”黄登保在上个世纪30年代在英华书院(厦门2中的前身)就读,毕业后回菲律宾,抗战爆发后从菲律宾回国参加八路军,后参加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解放后曾任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少将军衔,1984年当选全国侨联副主席。

厦门2中足球牛

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同盟它是首批成员单位之一

2015年7月,中国(上海)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邀请赛在上海闭幕,厦门2中入围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同盟。

国家教育部、中国侨联、上海市政府主办的此次赛事,有来自境内外的12支男子青少年校园足球队参加,其中,8支国外队伍分别来自德国(2支)、澳大利亚、俄罗斯、泰国、斯洛伐克、喀麦隆和西班牙;4支中国球队分别来自厦门、内蒙古、上海。厦门2中足球队代表福建参加比赛,比赛成绩为5战3负2胜,4比3胜澳大利亚,3比0胜西班牙。

闭幕式上,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同盟宣布成立,包括厦门2中在内的参加本次比赛的12支队伍成为同盟首批成员单位。该同盟旨在为各国青少年搭建更多“以球会友”的交换沟通平台。

提示

上“厦门招考”看《中华球魂》

《中华球魂》上周日晚传上络,目前腾讯视频点击量突破八万。本报教育类公众号“厦门招考”本日为您推送这部微电影。

厦门招考二维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znwwh.com/yzyy/58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