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验方连载肺心病之处方两首

点击蓝字长期

肺心病即以慢性咳嗽咯痰、气促、心悸、乏力、紫绀为主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发展为肺及心病的循环系统疾病。40岁以上多患。形成时间约需6-10年。本病属中医“心悸”,现统称“肺心病”。病因为肺病日久,痰气阻滞,导致心脉瘀阻。属本虚标实。治疗本病,不论何期,当治肺为第一要着。肺主气,呼吸之气下供肾纳,肺主通调水道,为肾水之上源;心主血,肺气推动心血运行,故心肾均需肺气之用。肺主一身之气,肺虚则邪气乘虚而入,致肺受壅滞,肾水不能代谢,心血无力运行。肺壅咳嗽气促;肾水代谢失常则下肢水肿或腹水;心血失运则瘀、悸、胸闷、口唇紫绀。故治肺为要,补肺气、宣降肺气为第一,为治源病可愈。但心肾对肺至关重要,因为肺气须心血濡养,尤因气需血载,若心血虚,必影响肺气,肺气伤损,形成咳嗽、气短;肾虽须得肺气而纳,但只有肾气充沛,摄纳正常,肺气才能通畅,呼吸均匀,如肾虚不能纳气,会动则气急,呼吸困难,肺气必逆,水气壅,生水肿咳嗽。尤其肾藏精,为元气之根,肺气赖精化生。故肾精肾气虚损,肺气必虚,邪气必乘。故而治疗肺心病,又必须补肾。

肺心益元汤

组成:炙黄芪10克,川桂枝10克,制附片6克,生地、熟地各15克,炒白术10克,山萸肉10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细辛3克,炒枳实10克,全瓜蒌10克,三七粉3克(冲服),远志10克,陈皮6克,杏仁10克,五味子10克,炙甘草10克,红枣5枚。

用法:水煎3次,分3次服,每日1剂,30剂为1个疗程,连服2-3个疗程。

加减:偏热加桑白皮10克,鱼腥草10克,黄芩10克,金银花10克;偏寒加半夏10克,干姜5克;咳嗽痰多加莱菔子10克,炒葶苈子5克,川贝母粉2克(吞服),炒竹茹10克;气促加地龙10克,僵蚕10克,沉香6克;紫绀加水蛭6克,丹参15克;下肢水肿或腹水加炒葶苈子10克,车前子10克,泽泻10克;脉数心率快去细辛,加苦参10克,太子参10克,麦冬10克;神痿志糊加制胆星10克,郁金15克,石菖蒲5克。

功效:益肾救肺,补血养心。主治慢性肺心病。

善后处方

组成:黄芪、川桂枝、炒白术、山萸肉、当归、云苓、炒枳实、全瓜蒌、杏仁、五味子、广地龙、炙甘草、车前子、丹参、苦参各60克,制附片、陈皮、水蛭、制胆星各40克,生地、熟地各90克,太子参克,三七、细辛、沉香各20克,红枣30枚。

用法:诸药研粉,用红枣煎汤拌药粉制丸药,如绿豆大小,每次服5克,日服3次。服3个月为1个疗程,连服2-3个疗程。

医案:郑某某,女,62岁,农民。患本病10多年,伴唇紫气促,静卧亦呼吸困难。医院已确诊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进入失代偿期)。来求诊时诊为肺肾两虚,痰瘀阻心。投肺心益元汤治疗,加水蛭6克,地龙10克,炒葶苈子6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60余剂,咳嗽、喘促及下肢浮肿均减轻,心率由原98次/分降至86次/分。之后用本方加味制丸缓调(善后处方)。连服半年多后,复查咳喘消失,心肺功能改善。随访2年,冬春季节未发作。

按语:本方用黄芪少量补肺气(量大则会壅气胸满);用桂枝、附片补肾阳以温肺;用熟地、山萸肉填补肾精以化气;用白术、茯苓补脾生金(肺),金生水行(肾水);用生地、当归养心血以濡肺气;用远志化痰,入心化心中滞血;用三七补血活血以激活心肺气血之功能;用陈皮、杏仁宣降肺气,不致壅;用细辛通肺气,使肺窍通利;用枳实行气宽中强肌;用瓜蒌化痰气以畅心脉;用五味子助肾纳气又宁心安神;用甘草、红枣益脾养心。诸药组方为肺心益元汤,调整肺、心、肾之间关系以固本。至于偏热、偏寒、偏痰、偏瘀等,可附证加入药物,可注意患者症候表现:偏热者痰黄、身热、口渴、大便干燥、苔黄或黄腻、脉弦数等;偏寒者白沫痰、恶寒、面浮足肿、苔白滑或白腻、脉紧,天冷受寒则症状加重;偏痰者症见痰鸣、气促、头胀、头痛、咳嗽痰多等;偏疼者有明显紫绀、舌质绛、紫黯或瘀斑瘀点等。

强心汤

组成:红参15克(单煎服),麦冬15克,茯苓25克,白术25克,炮附子10克,细辛10克,桂枝10克,白芍20克,丹参20克,麻黄3克,五味子6克,甘草6克,生姜3片(为药引)。

用法: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功效:本方益气养心阴,温阳利水,和血,通脉,治疗肺心病,心功能不全多例,均获得心功能改善。

本文摘自《中医特效处方集》,书中记载肺心病之处方共6首(-页)。

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

书号:ISBN-7---3

售价:元

亲仁书屋微店

长按识别购书

亲仁书屋淘宝店









































白癜风初期治疗
什么叫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znwwh.com/yzyy/68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