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治七分养,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前后护理,
心脏是人体中最重要的一个器官,其功能就像一个泵,使得血液流过肺和身体。
心脏有四个瓣膜,即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这些瓣膜如同一个个“单向阀门”,保证血液循环向一定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
如果心脏瓣膜由于炎症、退行性改变、粘液样变性、先天性畸形、缺血性坏死、创伤等原因引起单个或多个瓣膜结构的功能或结构异常,将导致瓣膜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从而影响心脏功能,我们称之为心脏瓣膜病。
心脏瓣膜病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类型: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三尖瓣狭窄、关闭不全;肺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
目前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的主要手段,在低温麻醉体外循环下,手术切除病变瓣膜,置换为人工的机械瓣或生物瓣。
瓣膜置换手术是心脏外科的大型手术,从术前准备到术后恢复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不仅要求护理人员有扎实过硬护理技术,还要有丰富的护理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判断能力。
精心做好护理评估,细心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汇报病情,密切医护合作,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确保病人安全,加速患者康复进程。
围手术期护理
1、术前护理
①、遵医嘱常规进行强心、利尿、补钾等调整患者心功能治疗外,并适当限制活动,保证充足精神和体力的休息,减轻心脏负担,限制探视。
②、控制心率、血压。术前最佳心率在60次/分左右,血压/80mmHg。
③、增加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富含膳食纤维,低盐低脂易消化的饮食,以利术后恢复。
④、备皮范围前胸至双侧腋后线,上起颌下,下至双足,剃净汗毛避免损伤皮肤。
⑤、禁烟至少1个月,保持口腔卫生,预防、控制呼吸道感染。训练病人掌握腹式呼吸、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的方法,锻炼肺功能。
⑥、训练病人床上排便。
⑦、术前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过程及术后注意事项。
2、术后循环系统监测护理
循环监测项目:
①、有创动脉血压(评定循环功能的重要指标)
②、心率、心律(反映循环功能的敏感指标)
③、中心静脉压(反映右心功能指标)。
监测各项指标:
①、控制心率在60-次/分;
②、查血气分析和生化,维持血钾4.5~5.5mmol/L;
③、控制平均动脉压在60mmHg左右,中心静脉压在8~12cmH2O,并保持平稳,收缩压低于80mmHg或降至原先值的2/3时属低血压,应结合意识、尿量、末梢循环的变化,予以相应的处理。
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①、遵医嘱配置,现用现配;
②、专用通道,不可与其他药物共用;
③、换药速度易快;
④、严格控制输注速度;
⑤、用药时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和律的变化;
⑥、根据血压、心率心律的变化调整注射速度、确保药物应用的有效剂量;
⑦、硝普钠应避光,配置好溶液不应超过6小时,长期使用以防发生氰化物中毒;
⑧、使用多巴胺时应尽量经中心静脉导管输入,避免外周输注导致静脉炎发生;
⑨、血管活性药物停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心率。
3、术后呼吸功能监测护理
①、加强呼吸道护理,听诊双肺呼吸音,定时拍背、雾化,鼓励患者咳嗽、咳痰。
②、遵医嘱适当予以止痛剂,以减少病人呼吸肌做功。
③、定时监测血气分析结果,根据病人的生命体征和血气情况,调整供氧方式及流量。
④、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
4、术后抗凝治疗护理
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需要终身抗凝,术后即开始华法林口服3mg1/日和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1/12小时抗凝治疗。
定期抽血查INR,根据检验结果调整抗凝药物的使用。观察患者使用抗凝药物有无牙龈、皮下和鼻出血,血尿等,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
5、术后伤口护理
给予切口红外线理疗20分钟,每日三次,理疗前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理疗后给予伤口换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