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担心一族吗

  有个关于心脏病的笑话:有位老太太买大乐透,家人兑奖之后发现中了四亿元,但由于老太太有心脏病,家人怕她知道真相后会承受不了,于是拜托医生帮忙。医生灵机一动想到一个办法,就和老太太说:“我们来玩‘如果’的游戏,如果你中了四亿元,你会怎么做?”老太太很开心地说:“我会把其中两亿送给医生,因为你对我很好!”话还没说完,老太太就听到“砰”的一声,原来是医生心脏病发作,紧急送医。

  这个笑话固然有些夸张,但也告诉我们心脏病有着难以预测的特殊性。一般来说,我们通常只知道某人患有心脏病,或听过“心脏病”三个字,但对于心脏病的特征或种类一无所知。到底心脏病会有什么症状?它分为哪几个类型?而且最重要的,该如何预防心脏病发生呢?关于心脏病,一般人对其有许多误解,下面是几个关于心脏病的常见疑问与正确解释,简单地了解了几个关于心脏病的常见疑问和正确概念之后,大家可能想知道心脏病到底有哪些分类,而目前最常见的又有哪些。总体来看,心律不齐、瓣膜性疾病、主动脉剥离、心血管疾病与先天性心脏病是常见的五大类型。其中瓣膜性疾病是相当常见的。

  那么,什么是瓣膜性心脏病呢?我们的心脏共有四个瓣膜,若瓣膜发生病变就称为瓣膜性心脏病。瓣膜疾病的种类有二尖瓣狭窄及闭锁不全、三尖瓣狭窄及闭锁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及闭锁不全及肺动脉瓣疾病。

心脏病的常见疑问与正确解释

胸口痛就是心脏病吗?

  A:心脏病发作前数小时、数天或数星期,有可能出现以下征兆:胸口会有压迫感和闷痛感,不舒服的感觉通常会持续超过15分钟,疼痛的区域会从胸口部位延伸到肩膀、颈部、下巴、背部和手臂,有可能同时伴随头晕、昏倒、流汗、恶心、呼吸短促等不适感觉。征兆愈多,愈有可能是心脏病发作,但是也有毫无征兆的心脏病发作。

注意胸口痛就可预防心脏病吗?

  A:胸口痛是心脏病发作的症状,要预防心脏病,首先要注意腰围,女性腰围最好控制在85cm以下,而男性则是90cm以下。根据国外研究发现,半数女性第一次心肌梗死发生时,事前毫无明显症状,因此女性必须更加注意心脏病的预防。另外,血压、血糖和血脂也要严密监控。

吃阿司匹林可以预防心脏病吗?

  A:阿司匹林是抗凝血药物,用来抑制血小板凝结成血栓,进而避免血栓造成心肌梗死。急性发作或有心脏病史的人,使用阿司匹林可以促使血栓通过血管,降低心脏病的死亡率,但长期服用容易有肠胃出血、脑出血等副作用,所以不建议健康者将阿司匹林当做心脏病的预防保健用药。

大量服用可抗氧化的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等可预防心脏病吗?

  A:服用可抗氧化的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等能否预防心脏病,目前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饮食均衡、规律运动是预防心脏病最好的方式。

心脏疾病靠一般体检设备检查就可以吗?

  A:心脏病只是一个统称,包括心律不齐、血管狭窄、瓣膜性心脏病、主动脉剥离、心脏衰竭等病症,医生会使用最简单、较不具侵袭性、最经济有效的检查方式循序渐进地检查并做诊断。

引起瓣膜性心脏病的四大原因

  通常瓣膜性心脏病的主要症状有心悸、胸痛、运动后呼吸困难、容易疲劳及倦怠、姿态性低血压及晕倒、相当程度的焦虑、失眠及恐慌。会得瓣膜性心脏病的原因是:

1.风湿性心脏病

  其是瓣膜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约占70%,女性发生概率比男性高,许多是在儿童时期罹患风湿热使得瓣膜变形无法完全封闭所引起的。

2.退化性心脏病

  此类疾病,老年人大部分是主动脉狭窄所引起的,也有中年以后的病人因为腱索过长或者腱索断裂导致闭锁不全,造成二尖瓣脱垂的现象。

3.感染性心脏病

  因细菌、霉菌、病毒感染所造成的瓣膜破坏,大部分患者有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等病史,另有一部分则是因为菌血症造成的。

4.先天性心脏病

  通常在婴幼儿时期即会发现有心杂音、生长上的迟缓、发绀等症状,造成先天瓣膜狭窄或闭锁不全。

  瓣膜性疾病的治疗方式:若症状轻微,只要避免过重的体力劳动或极剧烈的运动即可。但若症状严重,则需要更换人工瓣膜。

  除了瓣膜性心脏病之外,另一种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心脏病是主动脉剥离。这一类型的心脏病发生率虽然不高,但其危险性在于有很高的致命概率。所谓的主动脉剥离,是指供应全身血液的主动脉管壁内层发生裂痕、撕裂,而此裂痕再顺着血管走向往下或往上延伸,形成一条假的管腔。而血块会淤积其中,并压迫真管腔及血管周围组织。剥离的症状会造成主动脉分支堵塞,或心包膜填塞、瓣膜闭锁不全,更严重的则会造成主动脉破裂而导致猝死。

执行“保心守则”,远离心脏病威胁

  最重要的也是简单易懂的“保心守则”,养成良好的生活与饮食习惯,让你远离心脏病的威胁。

1.戒烟

  抽烟会使小血管狭窄,易增加血中一氧化碳的含量并降低心脏供氧量。

2.节制饮酒

  过量饮酒会使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值升高,并引起血压升高、心律不齐等问题。

3.饮食要均衡

  谨记低钠、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糖、高纤维及多蔬果的饮食原则。

4.适当的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锻炼心肌耐受力。生活压力过大的人要适时调节,缓和情绪紧张,避免造成心脏负担。

5.留意发作征兆

  若胸闷、左前胸或上腹部有压迫感、胸痛、呼吸困难或感觉消化不良、心悸、晕眩,千万不可忽略,要立即就医检查。

6.定期健康检查

  有时心脏出了问题,却没有明显的症状,当然有时也有可能被你忽略。因此定期的健康检查可以为你把关,发现问题于初期,避免出现意外。









































158全肿瘤病理学分类表
徐守盛充分发挥央企对接平台作用引领战



转载请注明:http://www.znwwh.com/zztx/169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