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上海九院心脏联合门诊明日在淞宝
明天,明天,明天...九月十二日,九月十二日,九月十二日...上海九院心脏中心心脏联合专家专病门诊在淞宝地区(吴淞宝山地区)开诊了!心脏联合病房同步运行!
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淞宝地区心脏病病友,为了更好地发挥心脏中心心脏团队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心内心外技术优势互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心血管学科带头人王长谦教授倡导下,经过紧锣密鼓的前期筹备,上海九院心脏中心心脏联合门诊和联合病房在九月十二日在上海九院北部(淞宝地区)开始正式运行!
首批心脏联合专家专病门诊出诊专家和出诊时间见下图:
(王长谦教授:周三上午特约专家门诊)
心脏联合门诊主要诊治病种包括但不限于:
(一)心脏联合门诊首批出诊专家介绍(按出诊顺序)
王长谦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九院心血管学科带头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副院长,上海九院临床医学院副院长,中国心脏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市心血管病分会预防学组组长、东方心脏病学会议预防论坛坛主等。
长期致力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年和年分别赴美国Connecticut州Hartford医院和德国Saarl州Saarbrucken医院心脏介入中心学习。近年获科研成果鉴定4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申请国家专利多项。至今在国外学术期刊发表SCI收录论著数十篇,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先后于年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年获上海市教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年获上海市第九届银蛇奖,上海市卫生局先进工作者,年获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临床擅长各种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防治及冠心病、心肌梗塞的介入治疗。曾于年和年分别赴美国Hartford医院和德国Saarbrucken医院进修心脏介入治疗技术。
擅长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防治及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尤其在冠心病介入诊断和治疗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北部特约专家门诊:周三上午。
范虞琪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心内科行政副主任、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及生理学评估亚专业学科带头人。中国医促会胸痛分会常委、上海医学会心血管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医学会心血管分会预防学组秘书、上海OCC大会秘书处秘书、中国胸痛中心评审专家。
-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博连读,获取心内科博士学位。年及年分别赴香港大学SaintMary医院及美国顶级医疗机构MayoClinic以访问学者身份学习血管内超声、临床研究数据处理及Decision-aid诊治模式。年4月至年8月,美国Texas西南医学中心访学科学家身份,进行致冠心病细胞功能调控相关基础研究。-年美国CardiovascularResearchFoundation学员及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后身份,师从国际著名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及生理大师GaryMintz教授以及著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大师JefferyMosese教授,深造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及生理学检测对于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指导作用。对于以腔内影像技术及生理学检测技术指导各种冠心病的诊断及介入治疗方面有极其丰富的经验。作为目前国内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尤其OCT)应用经验最丰富的专家,已阅读各类腔内影像病例近例。年及年连续受邀赴美ACC大会及TCT大会进行相关演讲,并受邀赴台湾进行学术指导。
可以独立完成包括左主干、分叉病变、严重钙化扭曲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等在内的各种复杂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同时,结合美国最新的Decision-aid诊治模式,对于房颤、心衰等疾病的风险评估及综合诊治有着丰富的经验。具有卫生部认证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资质。
年度获上海“优秀青年教师”获得者。年第二完成人身份获“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年起已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在内的科研项目6项,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3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7篇。
心脏联合专家门诊:周三上午。
韩志华医学博士,资深主治医师,心脏介入资质医生。
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年考入上海交医院,师从著名的心脏病专家王彬尧教授,攻读心血管病学硕士学位,学习冠脉介入。
年起,师从中国著名心脏病专家何奔教授学习冠脉介入手术。
年赴德国BadBerka心脏中心,跟随ProDr.YuJiangtao及ProDr.B.Lauer学习心脏介入病学。
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攻读内科学博士,师从王长谦教授。目医院心内科工作。
临床擅长:房颤综合管理、左心耳封堵术、卵圆孔未闭诊治、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心源性中风诊断及治疗、冠心病介入诊断和治疗、以及主动脉肺动脉疾病介入治疗。
参加国自然等多项。发表SCI文章多篇。
心脏联合专病门诊:周三下午。
张庆勇心内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上海起搏与电生理组委员。目前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心内科行政副主任、起搏电生理亚学科带头人。
-年师从浙江省前心血管病学会主任委员陈君柱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教授,硕博连读后获得心内科博士学位。.8-.8医院,从事心脏干细胞及生物起搏器的基础研究。-年留学世界著名的电生理中心-德国汉堡St.GeorgeKlinik医院,师从房颤导管消融“欧阳术式”的创始人欧阳非凡教授,专修心房颤动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在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起搏与快室率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方面有特长。可以独立完成阵发性房颤及持续性房颤、室早及特发性室速和器质性室速、各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尤其在全市率先开展了房颤的内外科一站式杂交治疗。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能独立完成CRT/CRT-D等各种起搏器的植入,是市内能独立开展希氏束起搏治疗的少数专业医生。具有卫生部认证的起搏和电生理介入诊疗资质。
年获得欧洲心脏病年会“YoungInvestigatoraward”奖励,成为国内首获此殊荣的青年学者。年获得上海市政府“浦江人才计划”资助。年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迄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1篇,国内统计源期刊文献20余篇。
心脏联合专家门诊:周四下午。
胡振雷医学博士、心脏外科主任。
教育学习经历:
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临床专业本科毕业;年9月-年7月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胸心外科专业攻读硕士;年9月-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胸心外科专业攻读博士。
曾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学习复杂先心手术;在美国宾医院心脏外科学习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在比医院心脏外科学习微创心脏手术及杂交心脏手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院心脏外科学习机器人辅助心脏手术。
心脏外科工作经历:
年8月-年8医院心脏及大血管外科
年9月-年6月上海医院心脏及大血管外科
年7月-至今上海交通医院心脏及大血管外科
擅长心脏外科手术:
1、冠脉外科: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合并左心功能不全(EF30%)的冠脉搭桥手术、冠脉搭桥+瓣膜置换手术、微创冠脉搭桥手术。
2、瓣膜外科: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术、胸腔镜辅助下的微创二尖瓣置换术、胸腔镜辅助下的二尖瓣成形修复术、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替换术(David术)。
3、先心外科:胸腔镜辅助下的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法四矫治术、Fontan术、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右室双出口矫治术、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Ebstein畸形矫治术。
4、主动脉瘤手术、主动脉根部替换手术(Bentall术)、微创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手术。
5、微创外科房颤消融手术。
6、再次心脏手术。
发表论著十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胸腔镜下二尖瓣成形手术视频被年AATS(美国心胸外科年会)录用并将展示。目前为国际微创心胸外科协会(ISMICS)会员。
(二)心脏联合门诊诊治心脏疾病病种介绍
1.难治性房颤不用愁,内外科联合可帮您:
难治性房颤是一个通俗的说法,主要包括:1.经多次导管消融后复发的房颤,发作时间长,至少一年以上,且心超示左房扩大明显(45mm)的长病程房颤。2.部分发作时间不长,但出现心衰或(和)脑梗并发症的持续性房颤。针对这类病情复杂而心律转复愿望强烈的患者,考虑到转复心律可以极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单纯内科或外科消融手术由于存在透壁性和连续性差、无法对阻滞线的完整性进行验证等技术的“天花板”,我们采用了内外科杂交治疗手段。
内外科杂交治疗,顾名思义是需要心内科和心外科医师联袂进行的一种消融手术。外科医师通过胸腔镜辅助利用微创方法,在左心房外膜面进行消融,而心内科医师则通过导管的方法,在三维标测系统的辅助下在左房的心内膜面进行消融。
(内科消融示意图)
(外科消融示意图)
房颤杂交手术改变了以往内、外科“单打独斗”的作战模式,实行“多兵种联合作战”,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房颤治疗理念的一种革新,同时也创建了一种新型的治疗模式。而在杂交手术中,可同时施行左心耳切除,从而在根本上消除了因房颤而导致的血栓形成和卒中风险。是目前治疗难治性房颤最佳且成功率最高的手术方式。
2.心梗后心衰内外联合,为您全方位地保驾护航:
心梗后心衰极大困扰着病友们。心内科和心外科通过各自不同的手段,努力达到同样的目的,即改善心梗后心衰患者的心脏功能,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心内科与心外科可以联合、协作,共同解决治疗中的问题。
什么时候需要内外联合?
1.当心内科、心外科都无法独立解决患者的问题时;2.当心内科、心外科合作会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时;3.当针对同一情况,心内科、心外科都有各自的治疗措施,在研究制定对患者最优的治疗方案时。
心内科、心外科联合治疗有什么优势?
内外科联合,可以给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治疗,也便于制定对患者最好的治疗方案。比如对于室壁瘤的患者,内外科医师可以共同研究制定使患者最大获益的治疗策略,治疗过程中外科医师对室壁瘤进行手术,内科医师调整最优化的药物治疗,最终让患者能得到最好的个体化治疗。
总之,在同一个目的下,心内科、心外科的联合治疗,能为心梗后心衰患者提供全方位地保驾护航,让患者得到最大的获益。
3.复杂冠心病内外科“杂交”,给您提供最优化的治疗:
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中内乳动脉(LIMA)血管至心脏前降支(LAD)动脉旁路移植是国内外公认的金标准,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比拟的远期通畅率和生存收益,而PCI技术不仅微创、并且对于非LAD冠状动脉局限病变的中远期疗效优于大隐静脉旁路。因此,两种方法结合(杂交)进行完全血运重建,患者不仅能够接受微创的治疗,而且可以获得最佳的远期效果,生存质量明显提高。“杂交”治疗包含两种手术方式:心脏内科的支架和心脏外科的微创搭桥。微创搭桥与传统的搭桥手术不同,不需要开胸,只是在胸壁上切开个2cm左右的小口子,然后通过微创技术完成LIMA(左内乳动脉)与左前降支的吻合。切口一般在乳缘下,第四、第五肋间,保证了胸骨的完整性。两种手术可以一站式进行,也可以分期进行。分期进行的“杂交”手术,可以先微创搭桥,然后PCI;也可以先PCI,再微创搭桥。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具体需要“心脏团队”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制定个体化方案。原则上,“杂交”治疗适用于“搭桥”和“支架”均为高风险、高难度的,或单一疗法无法达到最佳疗效的,左主干和累及前降支近端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
(支架示意图)
(搭桥示意图)
具体适合的情况包括:1)传统“搭桥”受条件限制,如升主动脉严重钙化、桥血管材料不足等。2)前降支不适合PCI,例如严重钙化、迂曲、弥漫甚至慢性闭塞病变。3)左主干合并或不合并其他分支病变,且不适合单独做PCI。4)合并严重的并发症,不能耐受体外循环或胸骨正中切开,例如近期心肌梗死、肾脏功能不全等。5)年龄不是绝对影响因素因素,但是高龄和年轻患者可能更适合“杂交”治疗。
当然,上述这些适应条件由患者自行判断的话非常困难。事实上,这些条件即使单独由心内科医生或者心外科医生判断也很困难。所以,这就需要“心脏团队”帮助您进行判断。
4.心脏瓣膜疾病不用愁,上海九院心脏中心为您解忧:
在功能上,如果把人体的心脏比作汽车的发动机,那么心脏的瓣膜好比发动机中的“阀门”。“阀门”只能顺着血液正常流动的方向开放,当血液要倒流的时候,“阀门”就会关闭,这样可以保证心脏收缩和舒张的时候,血流始终按照“右心房—右心室—肺循环—左心房—左心室—体循环”的方向流动,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在形态上,心脏也可以比作一套房子,里面有四个房间,有房间必然有“门”,瓣膜就是房间的“门”。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有一扇“门”——三尖瓣;血液流出右心室要通过一扇门——肺动脉瓣;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也有一扇门——二尖瓣;血液流出左心室也要通过一扇门——主动脉瓣。
这四扇“门”彼此协调开关,血液就从一个“房间”流到另一个房间,继而输送到全身。正常心脏的“门”是半透明的、膜状的纤维组织,开放灵活,关闭严密,经久耐用。
简单的说,心脏里的“门”坏了,打不开或者关不上了,就是心脏瓣膜疾病。导致“门”功能不佳的原因有很多,先天性、风湿性、缺血性、老年性等原因都可以造成“门板”(瓣叶)、“门框”(瓣环)、“门的附属零件”(腱索)损坏,从而引起“门打不开”(瓣膜狭窄)或“门关不上”(瓣膜关闭不全)。
一般而言轻度瓣膜病变仅需内科治疗,重度心脏瓣膜病则需要尽快接受外科治疗。
什么是“心脏团队”?“心脏团队”有何优势?
心脏团队模式对于患者病情和最佳治疗方式的整体决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究竟什么是心脏团队模式呢?由于心脏内科及心脏外科在治疗同一心脏疾病上,往往各有优缺点;对于同一疾病的理解上,心内科医生和心外科医生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心内科和心外科医生共同就一个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最佳治疗方式进行探讨,才能寻找到最适于该患者的治疗方式。这种心内科和心外科医生共同合作的模式,就是心脏团队模式。心脏团队模式是当代最好的心脏疾病诊疗模式。
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心脏中心恰恰拥有经验丰富且合作无间的心脏团队,不仅有能力实施各种治疗方案,而且能够完全从病人利益出发,给心脏病患者最优的治疗决策。联合诊治的病种包括但不限于:复杂冠心病、复杂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心肌梗死后心衰等。
上海九院心脏中心将在上海淞宝地区率先开设“心脏联合专家专病门诊”,有高年资心内科/心外科医生坐诊(周三上午:王长谦教授特约专家门诊;周三上午:范虞琪主任心脏联合专家门诊;周三下午:韩志华博士心脏联合专病门诊;周四下午:张庆勇主任心脏联合专家门诊;周五下午:心外科主治医师心脏联合专病门诊),相信这种全新的心脏联合诊治模式一定能够更好地为心脏病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