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马永远点不亮的灯

永远点不亮的灯

春马

读完赵波的新作长篇《云上》,回过神来,天已经黑了。边读边听《promise》,长篇的余热在加重,感到背后发凉,浑身无力。恐惧的氛围漫布周身,让我压抑不安。

这不是恐怖小说,它描述了一个游离在现实主义痛苦中的密境,没有感同身受的人无法在其中自由行走。只有身体或心灵不同程度的被灼伤之后,才能找到密境的出口,发现其中让人细思极恐的现实痛苦。

可以说,赵波用现实主义手法,将浪漫色彩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呈现出来,显示出与这个充满伪装的文学世界格格不入的独立性和质感。

在中国过分强调“讲故事”的文学现状下,抒情会为人不齿,强烈会被看作廉价。赵波却在通过袒露真实痛苦的方式,以及处处可见的自暴自弃式的书写告诉读者,她要抒情,要义无反顾的将浓烈的爱恨情仇毫不掩饰的讲给你听。如果你不想听,会觉得辜负了她的真诚和勇敢。

如果你不想听,会觉得辜负了她的真诚和勇敢

小说带有浓烈的自传色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的代表作《个人的体验》中,描写了一位妻子生下畸形儿的丈夫,在逃避和颓废中接受了自己的孩子不健全的现实。

在真实的生活中,大江的长子大江光确实患有严重脑残障,他也曾一度为逃避现实到江之岛自杀。

作品的名字就很直接叫做个人的体验,而作品里的“个人体验”恐怕更接近虚构。这部现实主义力作,正好跟《云上》有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赵波看清了现实,要写出像畸形儿一样变异扭曲的现实世界。

小说的开头就丢下一枚深水炸弹,主人公二毛要投湖自杀。没有任何解释,从中途开始的长镜头一样,跟着二毛像旅行,出门,来到鼋头渚边,进入冰冷的湖水。如何水漫耳朵,如何失重。

二毛得了抑郁症,所以要自杀。这样说完,或许读者还是不能理解,抑郁症是魔鬼的手吗,可以把二毛推向湖里淹死她吗?

接下来,赵波从二毛的家庭开始讲起。父亲、母亲、弟弟,这个理想的中国式家庭构造,在那个年代却很少见。父母避孕失败,意外才有了弟弟的出生。而弟弟的诞生,不过是在那个家庭里多了一个受苦受难的载体而已。

在二毛的家庭里,无论生下多少孩子,都是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扔到至暗的深坑。没有什么可以改变那个家庭的状况,这些赵波在书写的时候就看得清清楚楚。那个家庭的深渊构造,是整部小说的现实构造和背景。

二毛的家庭不幸的根源在于,每一位家庭成员都有着各自的性格和思维构造。这些迥异个体特征,让她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带着一把两端都是利刃的剑,稍微走的近一些,刺伤别人,刺痛自己。

作家赵波

是谁的错呢?是阴郁自私,跟母亲比起来“像一堵墙”的父亲吗?显然二毛是这么认为的。父亲永远是一个还在青春叛逆期的大男孩,无法担负丈夫、父亲的责任,他自私任性,阴郁而暴躁,一手制造了深渊。

他和母亲分房睡,母亲给他收拾房间,丢掉没用的东西要遭到父亲大骂。这种年纪轻轻就名存实亡的夫妻关系,是二毛的家庭里永远点不亮的灯。

所有的矛头都指向年轻时高大帅气的父亲。在这种家庭关系中,二毛永远站在母亲的一边,她从来不叫父亲,因厌恶和害怕而远离父亲。文中多次出现类似“让他去死,让他离开,让妈妈好过一些”这样的话。

二毛与生俱来对父亲的厌恶,让她觉得跟仇人同住一个屋檐下。而弟弟和父亲的关系是,“正说着,一个男人冷漠的、缺乏表情的脸出现在窗口玻璃上,弟弟就会怕得哭起来。”这个男人就是他们的父亲。

父亲的暴力打压,同时也导致了弟弟长大后阴郁内向,一事无成的人生。比起他们兄妹深受父亲病态的性格的影响,母亲才是最可怜的人。

母亲爱着父亲,却有着与父亲完全不同的性格和生活方式。母亲在爱情里的痛苦是少女式的,这与二毛后来的爱情方式形成鲜明对比。在这种处处煎熬的婚姻里,母亲更悲惨的结局是被父亲杀害。

美国作家塔拉·韦斯特弗的小说《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讲述的也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极端的原生态家庭对个体生命的伤害,是那么致命和残忍。

与《云上》里面的家庭不同的是,前者的家庭里的父亲是个极端宗教主义,他的顽固和狂躁给家庭带来了毁灭性灾难。灾难中受伤最重的作者本人,也是小说的主人公,她试着反抗,但都失效。

后者的家庭中,则更具有东方色彩,那就是隐忍。家庭成员每个人都在互相隐忍,像一把钝刀,像逐渐煮沸的温水。

但不管是美国宗教式家庭,还是中国式家庭,伤害施加到个体的身上的效果都是一样的。把一个人击垮打扁、压碎、剁成肉酱、一把火烧掉、锤炼灰烬……这一切都做完之后,也都在个体死亡的那一刻就结束了,其余都是徒劳。

我想,赵波在小说中所要表达的就是这种,无法被毁灭的个体看透了这一切——生命至暗,即为光明。这也跟后面二毛多次自杀产生呼应,埋下伏笔。

小说中的父亲是个与那个时代极不相符的人。那本是个刚刚解放思想,人人奋进的时代,而父亲却在自怨自艾,郁郁寡欢,有太多无名之火无法排遣。而更主要的是,父亲是没有爱的,他从不关爱家人,只爱他自己。

家庭,作为人之初的羁绊,人要在家庭里生活成长,获得养分和健康。而二毛的家庭,对于家里的每一个人到底有何意义呢?可以看出,赵波试图通过她的极端的个人体验下的家庭关系,折射出当下中国现存的家庭关系。

再极端一些,像这样的家庭氛围,夜晚的灯到底是为了照亮什么呢?答案赵波已经告诉我们,她通篇都在书写的两个字——痛苦。

小说中呈现了大量记忆的再现,繁琐而庞杂。赵波事无巨细,像回忆录般把二毛生命中出现的事件,人物,以及结果一一告诉读者。

显然,那些记忆并不是生活的全部,而二毛为什么会记住那些事,而不是另一些事,我想这其中必然有些深沟暗渠般的关系。这些也是读者需要在这种看似自传性的文学作品中需要玩味的。

赵波在叙述的时候像个初表心事的少女,含情脉脉,娇羞不已。开头提到自杀的事,过后便闭口不提,开始讲述她的家庭,她的经历和爱情。

这样像散步一样漫不经心的讲述,甚至把话头展向了整个时代。绕了一圈,赵波最想讲的还是关于病痛、死亡、自杀。这是她作品的核心,其他都不过是渲染和铺垫。

另外,她在把小说散文化的同时,也穿插这意识流的手法,把主要事件打散打乱。比如她先写二毛的烧伤治疗,后写烧伤的经过。先把父亲杀死母亲的事隐藏在一个小女孩身上,最后才承认那个女孩就是她自己。等等。

在讲到死亡和自杀的时候,赵波的情感毫无遮拦的宣泄出来。二毛自杀的次数、时间、地点、方式,像一个自杀百科全书一样。

安德鲁?所罗门在《正午之魔》中写道“自杀倾向也许是抑郁的一种症状,但也是缓解抑郁的因素。自杀的念头让人能够熬过抑郁。”

两句话大概把自杀和抑郁症之间的关系分析的十分透彻。如果说家庭是导致二毛屡次自杀的主要原因,那么抑郁症就是推手,把她推向各种自杀的道路。

在阅读的过程中,让人可以感觉到在用文字书写的赵波的身上,有种类似梵高割耳朵的勇气和癫狂。她对自杀的细致描写。对自杀导致烧伤毁容,以及治疗的描写。对二毛进入精神病院治疗的描写。对被父亲杀害的母亲的葬礼,以及父亲在狱中绝食身亡的描写,都那么真实,反而让人不敢相信。

一个人真的可以遭受这么多痛苦吗?痛苦的极限在哪里?你会觉得她的自杀是理所应当的,这种人不自杀才有点不合常理。会让人想到除了梵高之外,太宰治、川端康成、三毛等等这些艺术家们的死,大概都有一个相同的出发点。那就是,想死只是单纯的想死,不需要任何理由。

写到自杀的时候,赵波不再抓住童年家庭的记忆进行剖析。话语的载体变成成人的世界,是关于命运和爱的故事。

贯穿在后半部分的抑郁症,像一张网罩在二毛的生活里,主要分为几个大的故事情节。

第一件事是二毛上吊自杀,来救她的前男友慌乱之下用打火机点燃绳子,导致二毛烧伤毁容。之后的烧伤的治疗,以及前男友推卸责任时卑鄙的态度,让二毛对前男友感到恶心,充满怨恨。

二毛治疗烧伤的地方写得真实残酷,让人不忍卒读。那些看似抒情的手法,不过是赤裸裸的宣泄,是对命运的不公发出的声音,在这里任何的矜持和收敛都不必要。试想,如果你被烧伤毁容,你不会每天骂天骂地吗?

医院治病过程细致的描写,治疗的疼痛和心灵绝望让二毛体验到了烧伤以外的更多的痛苦。也是由于烧伤,加重了她的心理负担,她住进精神病院。

一个心灵痛苦却很清醒的人住在那里,“狂乱的内心却得到了完整的修复,回归到正常和理性”。

到这里,赵波赋予二毛这个人物的精神力量,足以震碎整个时代浮华的外表。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二毛是人类当中极少数看到了真是痛苦的人,并且看透了它。

第二件事是二毛和大林的爱情。如前文所说的二毛父母到死都生活在一起,却毫无幸福可言的的爱情相比,二毛的爱情经历与此恰恰相反。

二毛离过婚,也在即将举行婚礼时退婚。在这些爱情经历中,她有自己的爱情经,她不像母亲那样屈服和传统。可是能读懂她这本爱情经的人,只有金大林一个人。这也是二毛和金大林一直往复纠葛的主要原因。

两个人的心灵之交,是在这个充满物质和欲望的社会中少见的,因此可以打动二毛,直击人心。与烧伤二毛的副导演前男友、“头很大”的前夫和年轻时的那些小城青年相比,大林比二毛大很多的父亲一样的灵魂男友。他们不需要对方的身体满足肉欲,二毛在最痛苦的时候也没有渴望大林的关爱。

相反,二毛每每想到那个人无论怎样都不会离开她,这种安全感是所有恋爱的人渴望而不得,哪怕是白头偕老的老夫妇也未必品尝过的爱情的甜蜜。

在后面关于大林的描写中,两人的对话让我落泪。一对历经过生活苦痛的中年男女,像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一样倾诉衷肠,不仅没有违和感,反倒让他们之间的爱情更加纯真美丽。

比如,面对毁容的二毛,“他脱下了她的墨镜,犹如脱下了她的衣裳。”大林说,“有些东西是骗不了人的,你天生就属于我。你丑点也好,现在比过去更能属于我了。”等等。

最终,二毛和大林像两只飞鸟的恋爱,各自在天上飞,彼此牵挂。他们多数时间是分开的,却拥有了真正的爱情。比起可怜的母亲,她一生都跟父亲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却比寡妇还要凄惨。

第三个是二毛遇到师父,得到开释,使整部作品在众多现实记忆中升华,完美收官。与很多治愈系的文学作品不同,赵波的这部小说看似是黑色治愈。

而实际上她并没有动用任何欲盖弥彰的治愈手段,是通过真实呈现的方式,告诉读者现实就是这个样子。目的在于打消人的幻想和痴念,没有了这些执念,江河平坦,山川温柔,人生就会顺其自然,自得享乐。

没有了这些执念,江河平坦,山川温柔

她是通过这种让你痛,再告诉你最痛就是这么痛,如果你能承受得了,往后就不觉得痛了。这样的作品在同时代显得真实大胆,弥足珍贵。

这也是赵波拥有的独特人生体验才能领悟到的。当然,这些也是小说后半部,在二毛与修行的师父的交往和对话中,通过“参禅问答”的方式呈现出来。

在作品中,也有一些愉快的童年回忆,也进行了让人忍俊不禁的记述和描写。夜晚再黑也会有些许光亮,星光、人间的灯光,但这些光量不足以点亮整个黑夜。

我们很难看清自己生命的全部,总要在别人的生命中寻找自己的影子。那些痛苦的共情和发现,或许在不同的读者之间感受也是不同的。

有的人善于发现光亮,有的人只想躲在黑暗的角落,有的人习惯在星空下奔走。

二毛如此痛苦的人生中,有大林这样一个人存在,又有谁比她更幸福的呢?或许是原生家庭带来的成长痛苦,或许是疾病带来的精神痛苦,又或许是二毛最后才明白的命运。

但不管怎样,用爱去接受,用爱去溶解,这才是减轻痛苦最好的方式。

在经历了感受痛苦,反抗痛苦,与痛苦共生的漫长人生历程中,二毛在用她残忍的现实告诉世人,世事如棋,恐惧也是徒劳。

赵波新书《云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5月出版

这是六根推送的第篇文章

六根者谁?

李辉|叶匡政|绿茶|韩浩月|潘采夫|武云溥

六根的朋友们

杨苡|黄永玉|黄宗英|王鼎钧|王蒙|秦岭雪|冯骥才|刘再复|郑培凯|白先勇|江青|林希|张新颖|毕飞宇|陈思和|白岩松|陈晓卿|张翎|梁鸿|杨葵|曹可凡|鲍尔吉·原野|梁晓声|汪兆骞|全勇先|周晓枫|郁钧剑|赵丽宏|朱永新|梁衡|何冀平|王尧|肖复兴|杨早|盛可以|陈河|马未都|曹西河|丁浪|罗雪村|刘琼||张钊|杨浪|十年砍柴|于志斌|周吉敏|殷健灵|古清生|王亚彬|赵蘅|虞金星|孙小琪|张家鸿|瓦刀|汪凌|张宏明|林莞歌|陈离|伍立杨|王道|邵天红|唐棣|李勇|韩歆|柳运宠|胡小罕|梁宾宾|何频|谭旭东|冯杰|何万敏|杨悦浦|章文萍|王彤|胡妍妍|许海涛|刘琪瑞|苍鹭|禚洪波|贝西西|沈迦|曾念群|汪家明|敢于胡乱|王国华|蒋应红|肖斌……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znwwh.com/bzzs/125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