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枪李向阳一代偶像养成记人民艺术家
在共和国电影史上,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位演员:他从一位电车工人登上电影表演艺术舞台,并享誉影坛四十余年;他以特有的外形气质和表演风格成功地塑造了抗日英雄、草莽英雄、工人英雄和少数民族英雄等一系列英雄形象,特别是在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扮演的“双枪李向阳”,更是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银幕偶像。他,就是著名演员郭振清。
编辑:廿廿鹿
幼年民间艺术的启蒙
年9月10日,郭振清出生于天津卫的一个做小生意的商人之家,幼年时代,在他的记忆当中,是跟随着全家,靠父亲摆小摊维持生活。他小的时候,十分的顽皮、活泼、好动,只要热闹的街市上有踩高跷的、玩杂耍的、唱大鼓的、演驴皮影的、表演马戏的,总有他圆圆的大脑袋削尖地朝最前边挤。
▲郭振清(右二)少年时代与家人合影
然而,这样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的日子并没有维持良久,好景不长,日寇伴随着隆隆枪炮声长驱直下,侵占了郭振清土生土长的家乡,郭家储存仅有的资产在兵荒马乱的硝烟中,转眼之间灰飞烟灭,万般无奈之际,只得失魂落魄地从原来还像样的地方,搬迁到河东郊区郭庄子大街的大杂院里,苟且偷生般地活下来。
在狭窄、贫寒的方寸之间,耐不住寂寞的郭振清便常常到自家附近的郭庄子市场玩耍。郭庄子同河北鸟市、南市三不管地带一样,是穷苦人自娱自乐的好去处,像天津卫城区繁华街道上常见的大鼓、单弦、时调、评剧、河北梆子、变戏法、皮影戏等民间艺术,名目繁多,热闹得不得了。郭振清似乎又回到了往昔,在战乱当中暂时的平静中,找寻到一丝童年时代留存在脑海里的记忆,兴趣盎然。
电车上与曲艺名家的交流切磋
年,渐渐长大成人的郭振清在他16岁那年,受生活所迫,前去比利时电车公司应聘,当上了一名电车上的售票员。每当上早班的时候,他必须在凌晨三点就得起床,在黑漆漆的夜色中,穿过好几条街道,一路小跑步行感到电车公司,去抢上电车牌的上岗证,跟着电车的固定路线,来回穿梭,连续工作12个小时,不能下车吃饭,就啃上几口随身携带的杂和面窝头,或是用豆饼、豆腐渣和山芋面做的干粮,就权当一顿餐。
所幸还有艺术与之相伴。郭振清在电车上总会遇到赶场的曲艺人,如相声世家的常宝华与常宝堃,京韵大鼓骆玉笙。有时他们一上车,郭振清还会问某个段子怎么说,甚至有时一起对台词。
▲郭振清青年时期肖像
那个真正实现郭振清艺术梦想的归宿点,终于在年1月15日这一天出现了,彻底改变了这个普通工人的人生命运。天津解放后,军代表把参加护厂队的队员召集在一起,高声宣布:“工人同志们,从今天起,你们就是工厂的主人啦!”站在人群中郭振清,把这句话时刻地牢记在心头。随后,他被选为电车公司的第一任工会文教委员,同时还担任腰鼓队队长。
▲郭振清话剧中的一个镜头
年6月,郭振清被送到华北职工干部学校深造,学校组织观看解放军文工团演出的《白毛女》和《血泪仇》等歌剧,对郭振清的触动很大,他立志要做一名属于新社会和人民大众的演员。随后,正是按照郭振清梦寐以求的愿望,学业完成之后,他被调往天津总工会文工团担任专业演员。在此期间,郭振清正式踏上了舞台,参加了《在新事物面前》《不是蝉》等反映时事和表现工人阶级生活的话剧演出。
因电影《六号门》跨入银幕
两年后,郭振清又服从组织调遣,来到刚成立的天津人民剧院,成为共和国的一名无上光荣的文艺工作者,并成功地扮演了有别于以往的工人角色的《曙光照耀莫斯科》中的男主角。幸运之神总是青睐对事业和理想忘我努力的人。年,郭振清就是这样幸运地凭借着他那质朴的外貌、非常符合剧中工人形象的外在条件,被东北电影制片厂的领导吕班一眼看中,特意挑选出演电影《六号门》中的男主角胡二,由此,让郭振清大跨步地迈入神秘莫测的电影之门。
▲电影《六号门》剧照
因《平原游击队》名声大噪
年,幸运之神再次降临到郭振清的头上,他受邀参演武兆堤和苏里的电影《平原游击队》。当郭振清得知是苏里和武兆堤属意让他演李向阳时,激动的心简直就快要跳出来,要来扮演这样一个火辣辣、响当当的抗日英雄,单凭这个人物就够让人叫绝了,更何况是由自己来扮演。
▲《平原游击队》剧照
从拿起剧本的那一刻起,他都把这个人物与自己紧紧地捆绑在一起,“我郭振清就是李向阳。”从战壕的死人堆里爬起出生入死干革命的老八路苏里,就冲着他的这一句自豪、爽快又整个一个精神状态极好的自信劲,一拳对准郭振清结实的胸膛擂去:“好小子,就是你啦!”
为了更像剧情里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地背景里那个黑不溜湫、胆大如虎、又食人间烟火的土八路,郭振清跟随剧组深入到河北、山东一带去真切地体验生活,了解当地的风俗民情,从理性到感性,从认识到感觉开始努力让自己最起码先变成已经逝去年代的那个高山仰止的人。
▲郭振清因《平原游击队》获得的奖章
结果自然也没有让人失望:《平原游击队》由此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优秀影片三等奖,郭振清也由此获得《北京日报》读者推选年最受欢迎之电影演员第五名的荣誉。
(本文参考刘澍《郭振清:“双枪李向阳”》)